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89830

盐碱地池塘中浮游生物的控制与调节技术研究

孙卫明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本文于2003年5月至2004年10月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毛蟹繁育中心养殖场采用现场调查和设置实验围隔生态系统的方法,对盐碱地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的控制与调节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盐碱地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变动:对虾池塘中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放养的下行效应;浮游动物庇护所对罗非鱼的养殖生态学效应;不同罗非鱼生物量对对虾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影响;不同施肥组合对对虾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影响;肥水素对对虾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影响等。本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池塘中浮游生物控制与调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浮游生物不仅是养殖动物的天然饵料,而且对养殖水环境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不同水域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变动特征不同。无论是营养级联效应中的"上行效应"还是"下行效应"都会对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变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关系非常复杂。"食物网操纵"或"生物操纵"是对水域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具体方法还在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中。通过放养滤食性动物和给以不同组合的施肥来控制和调节水质的技术已经在池塘养殖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为浮游生物群落的控制和调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2.2003年8月15同至9月29日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毛蟹繁育中心养殖场对盐碱地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地对虾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以蓝藻和绿藻为主,短时间内以裸藻为主,隐藻、硅藻、金藻所占比例较低。实验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波动较大,其平均值为92.46±59.10 mg l<'-1>。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3±0.26。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者分粒级结构的平均值为:>20μm占11.21±1.30[%];2-20 μm占84.79±12.24[%];<2 μm占4.00±2.22[%]。浮游动物组成中主要是桡足类和轮虫,以及少量的原生动物,没有发现枝角类。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平均值为10.02±10.02 mgl<'-1>。盐碱地对虾池塘中透明度平均值为0.43±011 m,除了短期的较大波动外(4-5天),养殖期间的透明度保持在0.3-0.45 m之间。 3.对罗非鱼不同放养密度和不同放养方式与盐碱地虾池围隔生态系统的下行效应给予了研究。放养罗非鱼对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透明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分隔式混养(cage-isolated polyculture)降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混合式混养(mixing polyculmre)结果相反。通过适当密度(0.93 ind.m<'-2>)的分隔式混养可有效地控制透明度。但不同的罗非鱼放养密度和相同的密度但不同的放养方式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作用不明显。放养罗非鱼对小型藻类(>20 LLm)、微型藻类(2-20μm)和超微型藻类(0.2-2μm)组成的初级生产者结构没有规律性的影响,既不导致小型化也不导致大型化。营养级联假说不能很好地解释所有的处理结果,表明围隔生态系统中罗非鱼对浮游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在盐碱地养殖池塘中利用12个放养罗非鱼围隔(7×4m<'2>/围隔)对设置浮游生物庇护所的养殖生态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罗非鱼的放养量为2个水平,分别为5和10 kg/围隔,分设置庇护所(1/4水体以1.5 cm的网将罗非鱼隔开)与不设庇护所两组,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设置庇护所可以使轮虫的生物量显著增高(P<0.10),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少,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增加,罗非鱼的平均增重显著提高(P<0.10)。滤食性鱼类养殖池塘中设置浮游生物庇护所是提高鱼产量、改善水质的有效方法。 5.混养罗非鱼对盐碱地对虾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群落的控制作用实验在一个池塘内的12个陆基围隔中进行。实验设四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0、0.23、0.70、1.57尾/m<'2>。凡纳滨对虾放养密度均为90尾/m<'2>。实验结果表明,放养罗非鱼可以显著降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P<0.10),特别是能显著降低蓝藻(P<0.05)和轮虫(P<0.01)的生物量。同时,不同放养密度的罗非鱼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水体透明度的变动过程也有显著影响。在盐碱地对虾池塘中放养罗非鱼能够改善水体质量,提高对虾的净产量和规格。 6.不同施肥组合对盐碱地对虾池塘中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实验在一个池塘内的12个陆基围隔中进行。实验设施加无机肥(NN)、1/3有机肥(N0)、2/3有机肥(ON)、有机肥(00)四个处理。凡纳滨对虾放养密度均为1000尾/围隔。实验结果表明,NN处理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而00中的多样性指数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P<0.10)。不同的施肥组合中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值没有差异,但是,NN中浮游动物生物量高峰出现的时间早于00,而混合施肥的N0和0N的较高水平生物量持续时间较长。无论是以净产量还是以个体重量来衡量,均以2/3有机肥(0N)中的对虾生长最好。2/3有机肥(0N)中的对虾净产量和个体重量均优于其它三组,效果最好。 7.肥水素对盐碱地对虾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实验在一个池塘内的12个陆基围隔中进行。实验设施加黄腐酸(F1)、无机肥(F2)、肥水素(F3)、混合肥(F4)四个处理。凡纳滨对虾放养密度均为1000尾/围隔。结果表明,在盐碱地对虾池塘中施用肥水素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并且能够保持生物量的稳定。相应地使水体透明度维持在适合对虾生长的范围内,并保持透明度的稳定。肥水素对池塘中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与施用混合肥的效果接近,比施用无机肥和黄腐酸能更有效地提高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施用肥水素与其它处理相比能显著提高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从而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盐碱地池塘;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水产养殖

董双林

2006

中文

Q178.53

101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