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
本文利用2004年1月在南黄海广大浅水海域28个站位与2003-2004年胶州湾B2站7个航次所采集的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样品,对小型底栖生物栖息的沉积环境、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分类学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青岛岩礁附植小型底栖动物的ATP含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南黄海的沉积物类型以粉砂质粘土(TY)和砂-粉砂-粘土(STY)为主。沉积物各特征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沉积物0-2、2-5cm和5-8cm中,叶绿素a(Chl-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83土0.4,0.42±0.234和0.234士0.09 mg·kg<'-1>沉积物。脱镁叶绿酸a(Pha-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9土1.14,1.25士0.667和0.837±0.51 mg·kg<'-1>沉积物。Chl-a和Pha-a的分布出现了南北两个高值区。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1.236%4±0.435%,其分布与Chl-a的分布基本一致。沉积物粒度是影响沉积物中Chl-a、Pha-a和有机质含量的主要因素。
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线虫、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双壳类、介形类、端足类、异足类、等足类、涟虫类、腹足类、腹毛类、海螨类、疣足幼体、蛇尾类、纽虫类、昆虫类、曳鳃动物、涡虫类和其它类等20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186.12±486.07)ind.10cm<'-2>,其中海洋线虫占绝对优势,其平均丰度为(1063.97±469.98)ind.10cm<'-2>,占小型动物总丰度的89.702%:其次是底栖桡足类,占4.193%。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是(1120.72±487.21)μg dwt10em<'-2>和(10086.49±4384.85)μg dwt 10cm<'-2>a<'-1>。与国内外其它海域的研究结果比较,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的数值与国内其它海域的数值接近,处在同一个数量级。
小型底栖动物的水平分布呈镶嵌式分布,沿岸站位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较高;垂直分布上,小型底栖动物分布于沉积物0-2、2-5cm和5-8cm的数量比例分别为74.33%、22.31%和3.36%。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Chl-a的含量是影响小型底栖生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南黄海28个站位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线虫261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139属,3l科,3目。主要优势种是Dorylaimopsis rabalaisi,Chromadorella sp.,Daptonema sp.1,(7ampylaimus gerlachi,Promonhystera sp.,Leptolaimus sp.3,Quadricoma sp-3,Leptolaimus sp.1,Disconema sp.1,(bbbia sp.2和Dichromadora sp.1等。研究海区28个站位的平均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11.42、0.82、3.47和0.06。
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按种类数目统计,刮食者(2A)最占优势,有92种,占总种数的35.2%:捕食者(2B)最少,只有20种,占7.7%;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A)和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分别有75种和74种,分别占28.7%和28.4%。沉积食性者(1A+1B)无论从种数(149种)还是从个体数量比例上(57.1%)都占优势,以此可以推断南黄海冬季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线虫群落中幼龄个体占到线虫总数的39.51%,雌雄比例平均为l:1.028,与一般研究结果相一致。
根据CLUSTER等级聚类树枝图和:MDS标序图,可以将调查海区划分为三种类型的线虫群落(或者说是站位组群),分别是Ⅰ:近岸群落;Ⅱ:冷水团群落:Ⅲ:混合过渡群落。其中混合过渡群落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组群,ⅢA:近岸与冷水团过渡群落和ⅢB:东、黄海交汇区过渡群落。One-Way ANOSIM检验证实了各站位组群之间线虫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与多样性分析也表明了以上群落划分是合理的。线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BIOENV分析表明,控制线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深、底层水温度、底层水盐度、砂含量、Chl-a、有机质含量和中值粒径(Mdφ)。解释线虫群落结构特征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是:水深、底层水温度、底层水盐度和砂含量。
2003-2004年胶州湾B2站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是1889±609 ind.10cm<'-2>,其中5月丰度值最高,为2721.5±776.7 ind.10cm<,-2>,最低值出现在2003年9月,其丰度为1094.2±497.4 ind.10cm<,-2>;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为1292.3±534.4μgdwt·10cm<'-2>和l1630.4±4809.5μgdwt·10cm<,-2>·a,<'-1>。One-Way ANOVA分析表明,B2站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共鉴定出1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海洋线虫、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双壳类、动吻类、介形类、端足类、涟虫类、腹足类、腹毛类、海螨类、蛇尾类、纽虫类、昆虫类、涡虫类、海蜘蛛类和其它类群。其中线虫占绝对优势,其平均丰度是1801.82 ind.10cm<,-2>,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95.4%。底栖桡足类居第二,占2.2%。
胶州湾B2站7个航次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线虫85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52 属,17科,3目。其中Dorylaimopsis rabalaisi最优势,其次是Parodontophora marina,Leptolaimus venustus,Cobbia sp.3,Setosabatieriajmglmgae,Terschellingia sp.3,Cobbia sp.4,Cobbia sp.1,Monhystera sp.和Terschellingia sp.6。B2站线虫 群落中幼龄个体占42.39%,雌雄比例为1:0.95。全年中表层刮食者(2A)始终 都是最优势类群,非选择沉积食性者(1B)排第二,且表层刮食者比例的增减 与非选择沉积食性者比例的增减相反。根据CLUSTER等级聚类可以将B2站线一虫群落结构分成两组,一个是以2003和2004年9月航次为代表的组I,一个是 以其余5个航次为代表的组II,两个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B2站线虫 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线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BIOENV分析表明,影响线虫群落结构发生季节变化的重要因子有:砂含量、《2l值四分位离差(QDφ)、 O-2cm表层Pha-a含量、有机质含量、中值粒径(Mdφ)和粘土含量。解释线虫 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是:砂含量、QDφ、0-2cm表层Pha-a含 量和有机质含量。
2004年10-12月对青岛太平角潮间带2种海藻(鼠尾藻和羊栖菜)上附生 的小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采样调查,并进行了附植小型底栖动物优势 类群和线虫优势种类ATP含量的测定。鼠尾藻上的线虫ATP含量平均为 5.57ng/ind.(以下单位相同),桡足类为4.69;羊栖菜上的线虫ATP含量平均为 2.46,桡足类为15.06。共鉴定出海洋线虫28种或分类实体。2种海藻上的线虫 优势种类均是刮食食性的三齿棘线虫(Acanthonchus tridentatus)。不同粒级海洋 线虫的个体干重为0.14"--'32.65 u g/ind,ATP含量为1.18~297.64 ng/ind,C/ATP 比值为43∶1~99∶1。
发现并描述了南黄海的三个新种Elzalia gerlachi sp.nov.,Elzalia striatitenuis sp.nov.和Siphonolaimus boucheri sp.nov.与东海的一个新记录Siphonolaimus profundus。
小型底栖生物;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群落结构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生态学
张志南
2006
中文
S963.215;Q958.15
159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