鮻对生源要素循环的作用及长江河口渔业资源现状
腐屑食性鱼类通过摄食底质、碎屑,除用于自身生长外,起到将沉积物中的营养物质流通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一过程关系到水域生态系统中生源要素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本实验以腐屑食性鱼类酸[Liza haemarocheila(T.&S.)]为研究对象,以碳(C)、氮(N)、磷(P)等生源要素和能量为指标,依据生理学和营养学研究方法,在不同温度、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的条件下研究了簸对水域生态系统中生源要素的利用和生产及能量循环。同时,量化了簸对环境中生源要素的转运能力,并构建了精细的能量收支模式。
结果表明:
1).温度对 转运能力(摄入量与粪便量之差值)有显著影响,在同一温度下,体重与 转运能力也呈正相关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碳:z=1.395lx<'0.8044>(1.7135y<'2>-55.5007y+952.0986); 氮:z=0.7172x<'0.8158>(0.8814y<'2>-29.4593y+438.2633);磷:z=0.2355x<'0.7558>(0.1300y<'2>-4.4501y+66.4795);(其中z为转运量,y为水温,x为体重)。
收支模式中,温度、体重对摄入量有显著作用,成正相关关系。生长量占摄入量比例与温度呈正相关;非粪便流失比例随温度升高显著降低;除磷外,粪便碳、氮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流失部分中,碳、氮主要通过非粪便途径排泄,而磷则为粪便排出。在25℃水温下, 生源要素收支模式为:碳:100IC=13.03RC+13.08FC+73.89NFC。氮:100IN=18.79RN+9.38FN+71.83NFLN。磷:100IP=7.40RP+55.99FP+36.61NFLP。 (其中I为摄入值,R为生长值,F为粪便值,NFL为非粪便流失值)。
2).摄食水平对 转运量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成线性关系,为:碳:y=237.21x+72.455; 氮:y=46.976x+16.27; 磷:y=2.1839x-O.5474;(其中y为转运量,x为摄食水平)。
从饥饿到自由摄食状态,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用于生长部分的生源要素量显著增加;非粪便流失部分则与生长比例变化趋势相反;粪便碳、氮部分随摄食水平增加有下降趋势,但在自由摄食状态下又有所回升,粪便磷比例与摄食水平成显著负相关。自由摄食状态下,各元素收支式为:碳:100IC=9.29GC+9.69FC+81.01NFLC:氮:100IN=12.31RN+9.51FN+78.19NFLN: 磷:100IP=5.01RP+48.4FP+45.75NFLP。
3). 在摄食高营养价饵料(饵料1)后转运碳、氮的值显著低于摄食低营养价饵料(饵料2)组。在同一饵料条件下,体重对转运量起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碳、氮不同的是, 摄食饵料1后的转运磷量要高于摄食营养价低饵料;体重对转运磷起到促进作用,尤其表现在摄食营养价低饵料,其增长幅度显著高于摄食高质量饵料组。摄食饵料2时转运量与体重的关系为: 碳:y=718.99x+832.32;氮:y=127.84x+149.00; 磷:y=2.5562x+2.4912;(其中y为转运量,x为体重)。
收支模式中,摄入量受饵料影响,与饵料营养价值成反比。摄入碳、氮量中用于生长的部分不受饵料种类影响,剩余部分主要在粪便排出与非粪便排泄之间达到平衡,其中摄食饵料l组通过非粪便途径流失比例显著低于摄食饵料2组。摄食饵料1组生长磷和粪便磷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摄食饵料2组,而通过非粪便途径流失部分则呈相反变化趋势。摄食饵料2时的元素收支式为:碳:100IC=12.70RC+8.18FC+79.12NFLC;氮:l00IN=19.84RN+5.94FN+74.22NFIJN; 磷:l00IP=11.93RP+56.64FP+31.43NFLP。
4).能量收支:能量流通中,生长能、粪便能比例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同时也与体重成正相关关系;排泄能比例却是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基础代谢比例受温度、体重影响较小;摄食后产热代谢比例和温度成显著负相关关系,但与体重无关。生长能所占比例随摄食水平增加而明显升高,当摄食水平达到2以后,鱼体出现正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基础代谢、排泄能所占比例则随摄食水平增加而显著下降;粪便能和摄食后产热代谢相对而言变化不大,较为稳定。在摄食饵料1后,粪便能比例较高,显著高于饵料2组;排泄能、基础代谢比例呈现出相同变化趋势;但摄食后产热代谢比例则恰好相反;生长能所占比例在摄食两组不同饵料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25℃水温、低营养价饵料投喂和自由摄食状态下,腐屑食性鱼类 的能量收支式为:100IE=78.07DE+21.92FE=71.55ME+6.52(UE+ZE)+21.92FE=22.24NE +49.31HiE+6.52(UE+ZE)+21.92FE=16.44RE+5.80HEf+49.31HiE +6.52(UE+ZE)+21.92FE:(其中IE为摄入能,DE为消化能,ME为代谢能,NE为净能,RE为生长能,HEf为基础代谢,HiE为摄食后产热代谢,UE+ZE为排泄能,FE为粪便能)。
5).长江河口渔业资源现状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人为影响,长江口渔业资源趋于下降。对2004年长江河口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全年共捕获鱼类47种,隶属于43属、31科、9目;无脊椎动物27种,其中甲壳类19种,软体动物6种,腔肠动物2种。以11月资源量最为丰富。
对全年鱼类做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四大群体。其中之一包括银鲳、小黄鱼、带鱼、龙头鱼等共14种,涵盖了中上层、中下层、底层鱼类;暖水、暖温、冷温种鱼类;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海河间洄游、半咸水、广盐近岸、近海种鱼类;分布合理,食物链完整,结构复杂、稳定,是长江河口渔业资源的主要群体。
整个水域生物多样性特征受时间变化影响明显,但不受空间分布影响。2月份各站位种数及丰盛度平均值最高,渔业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广泛、均匀。2月和5月的数量生态密度(NED)值较高,而重量生态密度(BED)的峰值出现在8月。
黄鲫、龙头鱼、小黄鱼、带鱼、凤鲚、刺鲳是2004年鱼类优势种,但资源量较以往有显著下降,并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替代。脊腹褐虾、葛氏长臂虾、脊尾白虾、双喙耳乌贼、马来沙水母、海蜇、日本枪乌贼为2004年无脊椎动物优势种。5月份出现了入侵种马来沙水母的爆发,但在8月和11月又为海蜇替代。
与参照系相比,秋季河口健康度指数(BHI)骤降,但与2000年接近;春季由于马来沙水母的爆发,BHI值甚至为负,而且绝对值极高,接近基准值10,表明整个调查区域的生态系统被破坏。
相对于八十年代,长江河口渔业资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大型底栖、游泳肉食性性鱼类向小型中上层浮游生物食性鱼类过渡。河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正由复杂转向简单、从高级跌向低级,健康度显著降低。
鮻;腐屑食性;生源要素;渔业资源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水产养殖
武云飞;线薇薇
2006
中文
S965.234;S931.1
161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