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89762

渔业领域财政补贴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兼论WTO相关谈判及我国补贴政策之完善

赵晓宏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鉴于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认识,响应众多国家的要求,2001年WTO多哈部长级会议决定启动针对渔业领域财政补贴(为了便于后文研究,以下简称“渔业补贴”)问题的多边贸易谈判。我国在世界渔业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WTO渔业补贴谈判对于我国渔业生产与贸易的影响深远。作为世贸易组织成员,我国从全球角度、从多边贸易体制角度系统考虑渔业补贴问题变得异常重要。 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关注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信,基于作者的工作经历(作者长期在省级财政部门从事实务管理工作)及所受教育背景(作者本科、研究生所学专业为经济学),作者选择将渔业补贴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研究的目的是系统考察全球渔业补贴理论与渔业补贴实践,提出应对WTO相关谈判的政策建议和完善我国渔业补贴政策的基本思路。根据这个研究目标,本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勾勒国内外渔业补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系统梳理渔业补贴研究的知识状态,界定渔业补贴的定义与分类,分析渔业补贴的经济行为及影响;实证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国际渔业补贴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总结我国渔业补贴政策的成效与不足:应用研究的重点是探讨我国对外如何应对WTO渔业补贴谈判,对内如何完善补贴政策,为有关部门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决策参考。 论文由五大部分组成:导论、理论篇、实证篇、应用篇、结语。导论谈及研究背景和意义等,结语对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补充说明。理论篇、实证篇、应用篇共由八章组成。作者试图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构建一个关于渔业补贴问题的研究体系。导论是本文的开篇。作者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交待选题缘由,强调渔业补贴研究对于我国渔业生产与贸易的极端重要性。随后作者对我国渔业补贴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粗线条的述评。我国关于渔业补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渔业补贴性质的探讨,二是对渔业补贴政策的分析,三是对渔业补贴谈判的关注。通过述评可以发现,我国渔业补贴研究呈现三个特点:起步晚,研究弱,成果少。目前,我国有关渔业补贴的研究主要是在中国海洋大学及其他水平学院开展。在导论中还谈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目的、范围及局限性。本文的创新之处也在导论中谈及。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首次对全球渔业补贴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阐述了渔业补贴对生产与贸易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二是对世界上代表性国家及我国的渔业补贴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三是系统考察了WTO渔业补贴谈判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评析各成员国立场选择,首次提出“先拖后联,拖联结合,以拖促联,以联制胜”的谈判策略。 理论篇的目的是对渔业补贴研究的现有知识状态作完整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理论篇一开始,第一章便围绕补贴的概念、补贴的效果、补贴的经济学理由展开讨论。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政府本身的判断,另一方面来自利益集团的压力。补贴效果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判断其效果取决于补贴的额度和分析的视角。一项补贴可能促进生产增加,但也可能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从经济学分析,补贴无非有三个理由:一是保护幼稚产业;二是支持重点企业,避免其造成国民经济的波动;三是保护环境与资源。除与上述理由有关外,实施补贴的其他理由很少被经济学家视为是正当的,例如为了使特定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或者为了使特定地理区域的就业始终处于合理的水平等。补贴的种种理由决定了补贴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性、持续性及顽固性。 渔业国际贸易产生以后,由于传导机制的作用,渔业补贴便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一国的渔业补贴政策,尤其是渔业大国的渔业补贴政策,不仅影响本国的渔业生产,而且会影响世界渔业生产与贸易的格局。因此,研究渔业补贴必须具备全球视角。理论篇的第二章主要集中在渔业补贴有关问题的讨论上。本章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渔业补贴定义的讨论。由于所处国家的历史环境不同、渔业对这个国家的作用不同,人们对渔业补贴的关心程度也就不同。通过对渔业补贴定义的全球考察可以看出,关于渔业补贴的定义多种多样。作者赞同联合国粮农组织所给出的渔业补贴定义:“补贴基本上是政府干预或不干预,且此类干预或不干预对渔业部门有影响并有经济价值,这里所说的经济价值是指对渔业行业利润率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渔业补贴可以分为四类:直接财政转移、服务与间接财政转移、各种干预与管制、缺乏干预。当然,每一种分类都可以再分为几个亚类。除此以外,本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对渔业补贴评估进行了讨论,探讨了渔业补贴评估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本章比较详细的内容是运用数理工具对渔业补贴进行经济学分析——主要是成本和收入分析、比较分析等。这种分析能够使人们对于补贴对行业利润的影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本文第三章是理论篇的最后一章,主要对渔业补贴的全球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考察,试图为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国际视角。本章分析了与渔业生产、贸易有关的国际组织(本文涉及到8个,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加勒比共同体、南太平洋常设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等)在渔业补贴领域从事研究的情况。从本章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由于各个国际组织职责不同,其对于渔业补贴问题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 实证篇的目的是对全球渔业补贴的代表性国家进行分析,总结其渔业补贴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在所选的代表性国家中,有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美国、挪威、冰岛;有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及南美部分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海岸线比较长,渔业生产历史比较长,渔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然,每个国家渔业补贴的形式、内容、对象、数量、渠道都存在不少的差别。第四章分析加拿大与美国及南美部分国家的渔业补贴(美国、加拿大为北美地区的代表,属发达国家),加拿大渔业补贴的特点是补贴历史长、补贴的法律体系健全、机构健全。与加拿大相比,美国渔业补贴的历史短,形式也少。第五章分析挪威与冰岛的渔业补贴(欧洲地区的代表,属发达国家),与加拿大相比较,挪威渔业补贴的特点为是政府通过渔业协会实施渔业补贴政策,渔业协会在渔业补贴中扮演重要作用。第六章分析我国的渔业补贴(亚洲地区的代表,属发展中国家)。我国渔业补贴的特点是补贴历史短、补贴种类少、补贴额度小。在这三章当中,重点放在对加拿大、挪威及我国渔业补贴的实证分析上。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现实服务,研以致用是我们追求的研究目标。 应用篇包括两章。第七章总结分析WTO渔业补贴谈判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评析各成员国立场选择。通过这一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2001年世贸组织多哈部长级会议就已正式决定把渔业补贴问题纳入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但直到2005年香港会议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从目前的情况看,WTO只有在完成农业谈判以后才会有时间与精力进行渔业补贴谈判。由此,我们应对WTO的渔业补贴谈判有一段相对充分的准备时间。在仔细研究了WTO的运作机制与谈判的进程以后,作者提出了WTO渔业补贴谈判的应对之策。第八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渔业补贴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确定科学的渔业发展观,明确渔业补贴政策的目标和导向;大力推行改革新举措,着力弱化国内渔业补贴政策局限性;三是辩证地看待补贴趋势,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快向“渔业强国”的转变等。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论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补充说明,反映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缜密思考。由于渔业补贴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作者特别强调相关研究尤其是有关应对’ WTO补贴谈判的研究要注意适当保密。

渔业经济;财政补贴;渔业补贴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渔业资源

韩立民

2006

中文

F326.4

183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