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89731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

吴隆杰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它为人们提供了优质蛋白质、就业机会、经济发展和休闲娱乐等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本质问题。近年来,随着部分地区和部分种群的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渔业水域污染加重、人口剧增、水产品消费意愿增强等问题的出现,对渔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测度、分析、评估正成为国内外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重点和热点领域。认真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指数测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渔业资源的特性、供应情况、人口发展与消费模式变化等相关因素,提出用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测度、比较、分析和趋势预测,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索研究,可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发展和研究历程,引起了人们对发展观的重新认识。综述多种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并全面充分分析最新的生态足迹测度方法,发展出生态足迹指数方法,用于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包括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牧业生态足迹指数、林业生态足迹指数、农用地生态足迹指数、建设用地生态足迹指数和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指数等在内的生态足迹指数多样性概念,用于在宏观上测度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渔业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状况及一般过程,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全球变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栖息地破坏、人口与收入水平、技术进步、渔业水域开发利用状况、渔业综合管理、渔业补贴、水生生态系生物入侵、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状况等因素均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分析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的原则、理论框架、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渔业生态足迹指数测度方法的理论假设、计算步骤、应用范围、数据来源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等。 在案例研究中对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2001年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用渔业生态足迹指数方法进行了动态测度,并对我国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人口的快速增加、国际渔业法律制度的发展、捕捞渔业过度开发、渔业水域污染加剧和我国水产养殖开发政策等对我国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上述测度研究、论述、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在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实施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保护、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加强天然水域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和加快渔业水域污染治理,加快水产养殖业发展、继续实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战略等方面。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 (1)作为把由于水产品消费需求引起的渔业生态足迹和作为供给的渔业生物承载力进行组合成的一个新的指标,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理论与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关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上的思考角度和框架工具,它对我们在宏观上全面和完整地理解和解释渔业水域或宜渔土地等自然资本与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逻辑关系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引入了人口数量因素,是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细化和发展。 (2)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分析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比较问题,作为单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测度、评估工具,它非常适合于进行各种比较研究,而且既可以进行各种地理区之间的静态比较,也可以进行同一地理区时间序列上不同年份之间的动态比较,评估其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变动趋势。 (3)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估标准。不同的生态足迹指数从高到底,依次对应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临界可持续性、不可持续性和严重不可持续性发展状况。当然,评估标准中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和不可持续性和严重不可持续性之间的边沿划分,可以进一步研究调整。 (4)由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很好的定量(百分比)描述,可成为制定调整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对策的重要的定量依据。 (5)按照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内陆水域捕捞和内陆养殖等方面进行可持续利用测度,可以全面的测度、评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由于生活习惯、生活标准、膳食结构传统、渔业贸易等因素的影响,渔业生产和消费结构呈现非常明显的地域差异,而这些差异在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垤计算过程中被掩盖了。 (2)由于捕捞渔业与养殖渔业的单产相差甚大,而在本研究中,其均衡因子均采用0.35,显然掩盖了这种差别,而在文献中又找不到养殖渔业的均衡因子的确定依据。这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3)由于缺乏我国内陆水域渔业总可捕量的数据,依照1991年-2001年的平均产量作为我国内陆水域渔业总可捕量,依据并不充分,可能低估或高估,这都影响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计算,进而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的结果。 (4)由于缺乏以往的水产品进出口的统计资料,在进行生态足迹贸易调整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进出口的数据与我国的水产品生产数据,又存在数据口径上的差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进出口的数据不含水生植物);另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进出口的数据是按海洋渔业和内陆水域渔业分别统计的,没有进一步细分为捕捞和养殖,在计算时,按照生产比例划分捕捞和养殖的进出口数据,也将产生一定误差。这些都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计算精度下降。 (5)目前的渔业生态足迹指数方法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只考虑了水产品消费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6)由于资料的限制,本研究未考虑水产养殖污水排放等废弃物消纳土地和/或水域。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足迹指数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渔业资源

袁守启

2006

中文

S931.1

144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