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89704

黄海鳀鱼种群动力学特征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

赵宪勇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伴随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全面衰退和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水平上的渔业资源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鳀鱼(Engraulis iaponicus)是黄海生态系统的关键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鳀鱼资源尚未大规模开发之时的资源量在300万吨的水平上波动;90年代后期随着渔业产量的迅猛发展,鳀鱼资源大幅衰退,至2003年越冬群体资源降至仅有10万吨,资源已近崩溃边缘。 本文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框架下,利用近年在鱼类资源和鱼类群体结构声学一拖网评估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和1985年以来黄海鲲鱼资源的声学评估调查资料,对黄海鳀鱼群体的群体结构、亲体一补充关系以及鳀鱼群体的可持续产出等种群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并对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鳀鱼种群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提供依据,为实现生态系统水平上的鲤鱼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结果如下。 1. 建立了利用声学数据和不定点拖网数据评估鲲鱼体长结构和年龄结构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1999年来的鲲鱼群体结构进行了评估。通过对越冬群体和生殖群体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海鳀鱼群体已呈现明显的小型化、低龄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平均体长的减小和平均年龄的降低,分别由1992年的11.6cm和1.7龄降为2004年的10.1cm和1.4龄:体长分布由单峰型变为双峰型,1龄补充群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大个体、高龄鱼尚未从群体中完全消失,最大体长1 7cm和最大年龄4龄的群体结构仍在;这对黄海鳀鱼资源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分别采用VPA、最小二乘法和迭代逼近法对黄海鳀鱼的自然死亡系数、补充量、繁殖率和亲体一补充关系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以来黄海鯷鱼越冬群体1龄鯷鱼的补充量显著降低,但其群体繁殖率基本呈波动中的稳定状态,除2004年(2003年世代)246.1 ind/kg的超高值外,1987-2005年间的平均补充率为68.2 ind/kg;2002-2005年间相对较高、尤其是2004年超高的繁殖率可能是有效阻止近年鲲鱼资源进一步衰退的重要因素。利用1987-2002年间数据建立的Ricker补充模型为R=151.1×SSB×e<'-0.299·SSB>,其中R为越冬群体中1龄鱼的补充量(10<'9>ind.);SSB为相应的生殖群体生物量(10<'6>t)。2003-2005年间的亲体一补充数据紧凑地集中于补充曲线的原点附近,在佐证了所建补充模型的同时,似乎暗示了黄海鯷鱼群体具有一定的自持属性,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单元进行管理。 3.在Hamre and Tjelmeland(Sustainable yield estimates of the Barents Seacapelin stock.ICES C.M.1982/H:45,1982)有关自然死亡产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生态系统角度考虑的、由剩余产量产出和自然死亡产出构成的鱼类种群可持续产出概念。采用迭代逼近法,根据所建亲体一补充关系,评估了补充量动态变化下黄海鲤鱼群体的可持续产出。结果表明,黄海鯷鱼群体的最大可持续产出为1.55×10<'6>t,其中1.30x10<'6>t自然死亡产出用于食物网的能量运转,0.25×10<'6>t的剩余产量产出可供渔业捕捞;而黄海鯷鱼群体的最大自然死亡产出和最大剩余产量产出(相当于最大可持续产量)分别为1.54×10<'6>t和0.55×10<'6>。1997年后连续多年过百万吨的产量势必造成资源衰退;近年黄海鯷鱼资源的严重衰退是补充型过度捕捞的必然结果。 4.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对鲤鱼在黄海食物网中关键地位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对生态系统水平上的渔业管理的认识,提出了有关黄海鯷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包括1)定量研究以鯷鱼为中心的食物关系,为认知黄海生态系统食物网的能量流动和食物产出机理提供支持;2)保护鯷鱼群体的年龄结构,以利于黄海鲲鱼的资源恢复;3)对鯷鱼渔业进行系统监测,为深入了解黄海鯷鱼群体的种群动力学机制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鳀鱼;种群动力学;黄海生态系统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海洋生物

唐启升

2006

中文

Q959.4;Q145.1

138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