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性原则与英语写作教学
谈到外语学习,人们总要提及五种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译。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在这五种能力中,要数写一篇连贯、通顺、篇幅较长的文章最难。这种能力甚至连一些操本族语者也无法熟练掌握。对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来说,这种挑战就更大了。
本文的基本思想是探讨如何用篇章理论研究中的方法来指导科学有效地教授英语写作。写作是一种交际形式。一篇文章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信息载体。与此相比,口语形式占有优势。口头交流依赖情景,靠参与方的公有知识和动作运作。而书面形式脱离场景而存在,所以为了确保连贯,它们需要一些衔接手段。
迄今为止,许多国内外语言学家认真研究篇章理论并提供了大量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科学地、有效地教授学生英语写作。在第一章里面,论文作者对这些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首先是列出了来自不同语言学家的有关篇章和篇章性的定义。然后对de Beaugrande和Dressler提出的篇章七标准进行了阐述。这七项标准是连贯、衔接、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跨篇章性。本文主要对其中的五项即,连贯、衔接、意图性、信息性和情景性进行了详细论述,这是因为这五项与英语写作紧密相关。章节的最后是篇章与英语写作的关系,展示了有关语言学家的一些观点。顾日国(2002)建议英语写作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上述两种意识涉及到了de Beaugrande和Dressler的七项标准中的意图性和篇章性。David Nunan(1993)则认为篇章和语法不能混为一谈,并认为创作一篇连贯、衔接文章主要是提取存在于语言中的语法和篇章特征来把立体思想转化成线性文章。我们可采用许多不同的篇章机制来达到这一目的,即创作衔接、连贯的文章。张德禄和刘汝山(2003)提出了衔接机制的不同分类法,如,从纽带的两个端点的距离大小的觉度可以区分直接纽带、中程纽带和远程纽带;从衔接纽带与语言形式的关系的角度可以区分显性纽带和隐性纽带;从衔接所管辖的区域来看,衔接可以分为区域纽带和整体纽带。本研究项目采用了第三种分类法来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篇章错误进行列表分析。
第二、三章描述了一次调查。这是一项对我国二、三年制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问题的调查。调查采用了访谈、问卷和测试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在作者和教师之间进行,问题涉及到教学策略和对学生习作中存在问题的评论。结果显示教师普遍对学生习作不满,主要因为学生习作中错用或缺乏衔接机制。大多数教师表示愿意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采用篇章策略。
本项研究所用问卷对象为九十四名东营职业学院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问卷用来评估学生的学业背景、英语能力和成绩、对英语写作,特别是篇章方面的兴趣以及对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建议等。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现有教学策略应该改进;篇章策略对英语教与学都十分必要。
然后,为了证实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写作教与学的看法,笔者进行了写作测试,先后四次给学生布置了四篇作文。随机抽取了样本后,在两位外籍教师和两名同事的帮助下,笔者对学生习作进行了错误分析。首先剔除了学生因粗心犯的错,然后把错误分成三类,即,语法错误、局域纽带错误和整体纽带错误。按照出错的频率列表分析。结果与前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吻合,大学生习作中篇章出错频率远远高于语法出错频率。
最后,笔者得出结论: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贯彻篇章策略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刻不容缓。在最后一章,笔者又列出了几条例来证明在大学英语写作教授与学习中贯彻篇章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即:掌握篇章理论,提高教师素质;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篇章策略;注意克服母语负面迁移;设计篇章教学活动,等等。当然,本文的探索仅仅是初级的,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篇章理论;英语写作;衔接;连贯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邓红风
2006
中文
H315
72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