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88870

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特征及其向海输送

袁瑞强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在黄河三角洲,黄河是注入渤海的最主要的河流。近年来,由于黄河中游大量地引水灌溉,黄河径流量逐渐减少,并且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黄河出现断流现象。黄河来水量的大量减少使得黄河三角洲地区及其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在黄河断流,地下水补给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地下水向渤海的输送仍然维持相对稳定的量。因此,地下水向海输送对渤海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地下水向渤海输送变得十分迫切。 黄河三角洲地区历经三次海侵和海退,地下水成因和赋存条件复杂。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研究区的地理、气象、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并采集了大量的原状土样在实验室内进行粒度分析、渗透实验和土样溶滤实验等:在黄河汛期和枯水期进行水文地质调查,采集了地下水水样在实验室内分析其宏量元素,测定了氢氧同位素(D,T和O<'18>);在典型区域的钻孔中安装CTD Diver进行地下水的动态观测。通过野外大规模水文地质调查和钻探基本查清了研究区浅层含水层的分布状态和浅层地下水的特征,分析了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并利用氢氧同位素技术研究了该区浅层地下水的成因、补给、与黄河的水力联系。最后,选取黄河以南、小岛河以北的黄河农场地区作为典型区域,确定其水文地质参数,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结合采集的大量地下水水位长观资料,应用断面法计算了黄河丰、枯两季,以及2004年各月地下水向海输送量并分析了其特点。用类比方法估算出整个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向海输送量,并与黄河径流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应用渗流仪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在黄河沉积物内赋存的潜水主要起源于黄河水,并与黄河水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主要接受其补给,属于大气成因溶滤水;承压水埋藏在古陆相沉积和全新世海侵的潮坪沉积物中,形成年代较老,主要起源于埋藏下来的古海水,与潜水和黄河水的水力联系弱,是海洋成因沉积水。黄河农场地区地下水2004年向海的排泄量为2058m<'3>,其变化与黄河径流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其达到极值的时间滞后于黄河径流量;整个三角洲地下水向海输送的淡水量为3.6x10<'4>m<'3>,占该年黄河径流总量的0.002%。使用渗流仪测定黄河农场的海底地下水向海排泄量(SGD)大大超过用断面法求得的陆源淡水向海输送量,这是因为渗流仪测得的SGD值包括陆源的淡水和再循环的海水两部分。由SGD的电导率数据可知SGD中的陆源淡水极少,这与断面法的计算结果吻合。

黄河三角洲;氢氧同位素;断面法;浅层地下水;向海输送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工程

刘贯群

2006

中文

P641

71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