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文本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看翻译策略
文化、语言与翻译三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当今的翻译研究已经从语言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翻译活动更多地被看作是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因此,源语与译语承载及隐含的文化差异往往比二者的语言差别更易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选择何种翻译策略才能恰当地处理源语与译语文化上的差异是需要译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于文化差异,大致说来有两种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随着研究的深入,一系列新的学说不断涌现,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开始,翻译界进行了大量的文本功能与翻译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其中尤以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或可称为文本类型理论突出。他在德国学者布勒文本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语言主要功能的不同进一步把文本分为表达功能文本、信息功能文本和呼唤功能文本,提出了语义式翻译和交际式翻译。他认为每种文本类型都因其主要功能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文化差异在不同文本类型中占据不同地位。表达功能文本中,语义式翻译占主导;信息功能文本和呼唤功能文本中,交际式翻译占主导。在本篇论文中,语义式翻译、交际式翻译都统一于异化、归化的概念。
本文旨在将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应用于三种文本类型中有关文化差异翻译的实践,以检验其适用性。本文选取了严肃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和商业广告分别作为这三种文本类型的代表,通过大量的汉英及英汉翻译实例及效果分析证明了纽马克教授的文本类型理论的可行性,作者还就不同文本类型中的文化差异翻译提出了具体操作原则。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首先阐明了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指出文化差异翻译的可能性;第二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包括三部分:对本文的重要概念的阐释,对以往翻译策略研究的综述和彼得·纽马克的理论内容的介绍。接下来的三、四、五章是论文的主体,分别研究了文化差异在严肃文学、新闻报道和商业广告中的不同地位、作用及其相适合的翻译策略。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任何一种文本不可能只有一种功能,但都应该有一种主要的功能。
在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类型如文学作品中,作者占据核心地位,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往往蕴涵着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差异。对这些文化差异的忽视或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目标语读者的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作者意图或情感的表达。所以对于这类文本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即忠实于作者的风格,尽量多传递文化的差异,达到源语与译语文化交流的目的。
另一方面,作者同时也指出,即便在文化差异占据重要地位的表达功能文本中,其翻译也要充分考虑译文可读性及读者接受能力,并且要与该文化差异在源语与译语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相结合,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为此,作者总结出四条选择翻译策略的原则。
在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类型如新闻报道中,其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应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的策略,注重再现原文的要旨。新闻报道按照功能、时间性和结构原则的不同,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信息功能占主要地位,强调时间性,结构相对严谨;软新闻在信息功能的同时也注重呼唤功能,旨在吸引读者注意,结构较为自由,常采用文学手段。作者又从新闻标题与正文两方面进行文化差异翻译的分析,得出软新闻比硬新闻更倾向于采用归化策略来吸引读者、译者翻译新闻标题要比翻译正文更有自由度的结论。
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类型如商业广告,其核心为读者,重视译文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商业广告旨在号召读者接受或购买其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所以主要采取归化策略。文章按照不同诉求将商业广告分为三类,指出它们的特点和侧重的文本功能的不同,探讨了在处理文化差异中具体采用的翻译策略。
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语。作者总结出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的相关性,指出论文的局限性,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文化差异;文本;翻译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王珏纯
2006
中文
H059
70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