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88702

多义词In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车云宁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现象之一。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框架,在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方位词in的意义研究特别是其非空间意义的探索,试图验证支配一词多义现象的原则是意象图示的隐喻映射。 认知语义学认为人类思维源于人的生物本质,躯体经验和生活环境的自然状况,因此人类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基本的意象图示,再经过隐喻和转喻模式,物理空间概念被投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去,于是,其他本无空间内容的概念也被赋予了一种空间结构,一个词的意义具有了用于不同的认知域的不同的而又有联系的义项。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即这种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雷考夫总结了多种意象图示,其中基于“里外”关系的容器图式对解释in的多义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容器图式可以通过隐喻扩展运用于抽象的认知域。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修饰的手段。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而且是认知的、概念的,它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最有影响的理论当属雷考夫等的“概念隐喻” (Lakoff&JohnsOn,1980)。雷考夫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实体隐喻中地位最重要的是“容器隐喻”。它以人体就是一个容器为物质基础。人们通过对自身的了解,映射到对其他具体的空间领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抽象事物上,从而了解身体以外的其他事物、事件或状态,这样,其他事物或事件等也可看成像是人的身体,想象成是一种容器,把它概念化,于是就产生了“容器隐喻”(ibid.)。 基于上述主要认知语言学理论,本文以空间方位词in为研究对象,根据Langacker的射体一界标理论和雷考夫的意象图示理论,将in的空间意义划分为静态包含,由外到内的动态包含,由外到内运动结果的包含三种关系。另外,本文将从语料库中搜集到的有效数据,运用延伸的非空间射体一界标关系和容器隐喻理论,将方位词in的隐喻用法和非隐喻用法归类统计,同时对其非空间域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n的隐喻拓展主要包括时间,位置,状态,活动等10个维度。本文的分析表明人们通过将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基本的“里外”概念,以容器图式的形式构建于自己的认知系统中,规定方位词in的空间意义。然后,通过空间隐喻将容器图式投射到复杂或抽象的非空间域。借助容器图式来理解和表达复杂的非空间域或抽象的非空间域。通过这种方式in的意义得以延伸,从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这就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验证了支配一词多义现象的原则是意象图示的隐喻映射。这一研究结果也同时表明,隐喻不仅是语言的,更是认知的,人类的认知能力在语言的建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隐喻;概念隐喻;意象图示;容器隐喻;多义词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常宗林

2006

中文

H313.2

57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