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29288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

张晓龙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湿地是地球上自然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滨海湿地是其重要类型。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由于具有显著的原生性、脆弱性、稀有性,作为鸟类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颇多成果,但有关其环境演变及退化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多种手段,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环境演变及退化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退化进行评价,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发育是在黄河泥沙淤积形成的沉积体叶瓣上发生的,与黄河来水来沙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976年以来,黄河改走清水沟流路期间,新叶瓣的发育经历了扇形平面展开、纵向突出伸展、横向扩展、废弃改造4个阶段;1996年清8改汊后,由于黄河水沙来源的减少和年际差异,新沙嘴呈现出频繁的蚀淤交替变化。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海湿地的发育演化具有了新的特点,包括人类和自然等各种外界干扰的存在,是其不断演化发育的外部条件。 (2)新生湿地上的植被随新生陆地的进退变化而发生顺向或是逆向的发育演替,但总体上具有明显的盐生特征。芦苇是新生滨海湿地上的优势群落。初步调查显示,随着滨海湿地的淤高、河口的伸展,在以草本群落为主的生态系统中,沿河口向上游生物量逐渐下降。 (3)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物质组成以粉砂为主,环境化学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现行水河口区、废弃河口区及油田分布区有明显不同;不同的生境条件下亦有明显差异。分析化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选取的22种化学成分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具有很好的共生组合性;有机质含量与含盐量有正相关关系,反映了当地的盐生环境。 (4)在遥感影像分类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表明,20年来,海域始终是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最大的一种景观类型,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各种湿地景观类型转为海域的面积总和达2.72万ha,而海域转为其它类型的面积仅为0.45万ha,说明滨海湿地损失严重;所有景观类型中变化最大的是水域,突出反映了养殖开发造成的滩涂景观变化。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表明,20年来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加深,其中人类活动起了主要作用;植被指数显示,植被覆盖面积减少,质量变差,盖度降低,植被覆盖整体趋向恶劣。滨海湿地退化趋势明显。 (5)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损失退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岸侵蚀、海面上升、风暴潮灾、黄河断流、油田开发、滩涂围垦、过度捕捞、路堤建设、污染等各种自然过程及人类活动。各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过程和人为作用也不可能截然分开,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导致了滨海湿地的不断变化。自然过程造就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基础,但在人类活动日渐剧烈的情形下,开发活动不断加速加剧,滨海湿地不断遭受损失、发生退化,并呈现出不断加重的趋势。 (6)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评价的结果显示,油田分布区退化程度最为严重,已属严重退化;作为新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黄河口区和一千二保护区虽属轻度退化,但其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退化形势不容乐观。总体上来看,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处于轻度退化,整体退化程度不高,但退化已严重威胁着滨海湿地的健康和安全。综合分析认为,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退化在短时间内不会停止,退化将成为一种基本趋势,而不断地影响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价值及景观特征的变化。

滨海湿地;环境演变;现代黄河三角洲;环境退化;环境评介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环境工程

李培英;刘月良

2005

中文

S156.8;S342.2

165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