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29221

个性化会计准则初探

李宏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案件的不断涌现引发了对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高质量会计准则等问题的热烈讨论。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较多,主观造假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直接原因,同时,由于现存会计准则留给企业管理当局的剩余选择权空间较大,使得企业可以操纵会计技术的手段,采用“合法”程序达到伪造会计信息目的,也成为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直接原因。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不是某一方面所能完全解决的,需要监管部门、市场、经营者等多方协调配合、综合治理。 个性化会计准则是一种面向“客户”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它以满足各个相关利益集团决策为目标,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主体,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会计信息。 在个性化会计准则下,没有将会计信息的属性仅仅定义为公共产品,而是将其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集团)产品的混合属性;由此打破了由政府或是某一个民间独立机构独自承担制定会计准则责任的模式,采用根据不同的会计信息属性,区别不同的信息使用主体,分别决定能够产生这些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归属。换句话说,如果是公共会计信息,则完全可以由政府来制定相关准则,但是如果某些信息只是某个利益集团决策所需的,那么产生该部分信息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则应该归属于这个利益集团。从而使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中除政府之外,还引入市场因素——信息使用利益集团主体,使准则制定权分散,同时将会计剩余选择权分散,由各个利益集团主体决定各自适用的准则概念框架,确定具体会计准则,获取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同时自己承担为获得个性化会计决策信息所花费的个性化会计准则制定成本,使其成本与收益直接配比,增强其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积极性,避免当前的政府只承担准则制定成本,而信息使用者只享受信息利益或者虽然由于使用虚假信息造成投资损失,但因为公共信息没有明确的信息使用主体,而使得投资者无法要求赔偿的模式,最终形成一个由政府、市场、经营者、债权人、股东、企业职工、企业上游供应商等相关利益集团从不同的角度制定个性化会计准则,多方位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准则制定模式,以达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使其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加相关的目的。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个性化会计准则;会计学;证卷市场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会计学

徐国君

2005

中文

F230;F830.91

51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