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28938

梭子蟹“乳化病”研究

许文军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乳化病”是近年来梭子蟹养殖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暴发性流行病。为了搞清浙江沿海养殖梭子蟹“乳化病”的病原,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针对该病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株的分离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组织病理研究、生理学研究以及防治药物筛选等,旨在为梭子蟹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秋冬季海捕暂养“乳化病”病蟹(每年的10月至翌年2月低水温期)研究发现,病蟹蟹体消瘦,肌肉萎缩,在步足横切断口处有乳白色的液体流出,蟹盖内可见大量乳白色液体。从乳白色液体内能镜检出大量酵母菌样微生物,菌体大小为2.3~7.8×1.3~6.5μm,多数呈卵圆形,细胞大多单个或成对排列,多边芽殖。另外,在病蟹肌肉、心脏、肝胰脏以及鳃等部位也存在相同菌体。该菌可生长在TCBS上形成白色菌落,在孟加拉红上形成红色菌落,经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参照Lodder[1970]的方法鉴定为假丝酵母菌属酵母菌(Candidaoleophila)。人工感染试验发现,其能使健康蟹发病,且表现出与自然感染病蟹症状相似的组织液乳白色症状,各试验组在感染后5-12天内全部死亡。从感染蟹中重新分离出与感染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完全相同的菌株,表明此菌为秋冬季暂养期“乳化病”的病原。 对患有典型“乳化病”症状病蟹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病蟹体液内血淋巴数量急剧减少,血液不能凝聚,代之以大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在病蟹的肝胰腺、鳃、心脏中大量侵袭,并引起这些组织发生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变性、坏死,某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同时对乳化病的致病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从忠“乳化病”的梭子蟹中分离肝胰腺、鳃、心肌及步足肌组织,并以健康梭子蟹组织为对照,根据各组织中水解酶、抗氧化酶、胞内转氨酶以及MDA含量等指标为判断依据,研究三疣梭子蟹患乳化病后主要病变组织中参与防御作用的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中的不同酶均出现了酶活力的显著变化。认为参与防御作用的酶活力标准可以作为乳化病检测和病理分析的参考依据。 开展了病原酵母菌防治药物的筛选试验,通过对常用10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发现制霉菌素、新洁尔灭、甲醛、黄莲和大蒜等5种药物对病原酵母菌显示出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作用较强,在此基础上测定了这5种优选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制霉菌素4μg/mL、新洁尔灭4μg/mL、甲醛31.27μl/mL、黄莲1:640、大蒜1:20。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制霉菌素8μ1/mL、新洁尔灭16μg/mL、甲醛62.54μL/mL、黄莲1:160、大蒜1:10。

梭子蟹;乳化病;组织病理;组织生理;防治药物;药物筛选;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海洋生物

战文斌;王国良

2005

中文

S968.252;S945

42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