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28797

有机氯化合物的分析及其在莱州湾海域的分布研究

赵仕兰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1)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柱和分析条件下,用GC/MS-SIM测定8种有机氯农药化合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4种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化合物,均获得良好效果。用液液萃取-GC/MS-SIM法测定水样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回收率为62.2-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8.1-19.1%。用GC/ECD法测定24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收到较好的效果,样品中6种有机氯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33.2%~133.4%,相对标准偏差为3.4%~10.7%,7种多氯联苯化合物的回收率范围为21.6%~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1.9%~19.9%。 (2)本文对固相萃取富集法分离水样中的24种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以C18硅胶吸附剂为固定相,水样以5mL/min富集,以10mL正己烷和5mL二氯甲烷为流动相在流速为3mL/min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用该法测定海水中24种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时,样品中6种有机氯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33.2%~133.4%,相对标准偏差为3.4%~10.7%,7种多氯联苯化合物的回收率范围为21.6%~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1.9%~19.9%。 (3)本文探讨了采用硅镁吸附剂分离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分离条件和分离效果。吸附剂的活性是影响分离的重要因素,确定硅镁吸附剂用量为10g加入10-15%超纯水失活处理的活性为最佳。在所选条件下分离24种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化合物的回收率为60.0%~117.0%(β-666除外)。 (4)本文首次对莱州湾近海海域表底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①莱州湾海水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浓度水平及其分布特征13个站位表底层海水中共检出有机氯农药6种,包括β-666、γ-666、δ-666、p,p'-DDD,o,p'-DDT和p,p'-DDT,总有机氯农药含量在nd~32.9ng/L之间,均值为4.2ng/L。除2#底层、4#底层和6#底层水样未检出外其余各采样站位表底层水中均检出有机氯农药化合物。多氯联苯在该海域检出的种类较少,只有2,2',4,4'-四氯联苯和2,2',4,4',5,5'-六氯联苯2种,总浓度为0.7ng/L~27.7ng/L,均值5.3ng/L。各站位表层水中均未检出多氯联苯,13个站位底层水中均检出2,2',4,4'-四氯联苯,而2,2',4,4',5,5'-六氯联苯只在1#站位底层水中检出。调查结果显示,β-666是该海域主要的有机氯农药类污染物,浓度为nd~32.8ng/L,其含量占总有机氯农药含量的44.2%,其次是DDT,浓度为nd~9.2ng/L。2,2',4,4'-四氯联苯是该海域海水中主要的多氯联苯类污染物。 ②莱州湾海域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来源与分布受到河流输入和海水输运的影响。在靠近小清河入海口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含量都较高。由此推断莱州湾海水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沿河流输入进入莱州湾。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在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的分布特征:①近岸高,离岸低,由近岸向湾外延伸方向依次递减;②入湾河流入海口处浓度最高,由河口向湾内随距离的增大而降低。 ③本文初步探讨了莱州湾表层水中溶解态有机氯农药与海水盐度、氯度、pH和溶解氧间的关系。总有机氯农药与海水盐度、氯度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为0.59,显著性检验表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随着海水盐度和氯度的升高,表层水中总有机氯农药的含量降低。表层总有机氯农药与pH和溶解氧间关系不明显,表明海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受pH和溶解氧影响较小。 ④9个沉积物样品中共检出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化合物5种,分别为p,p'-DDT、异狄氏剂、狄氏剂、α-666和2,2',5,5'-四氯联苯,其浓度水平为p,p'-DDT(18.2pg/gdw)>异狄氏剂(5.1pg/gdw)>2,2',5,5'-四氯联苯>(1.5pg/gdw)>狄氏剂(0.6pg/gdw)>α-666(0.5pg/gdw)。除1、2、6、12站位外其余各站位沉积物样品中均未检出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莱州湾;有机氯化合物;环境海洋学;海洋污染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科学

李静;谭培功

2005

中文

X145;X55

66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