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28638

中国商品应对反倾销的策略研究

刘晶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面对世界各国频频发起的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指控和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中国产品的排斥与厌恶,本文作者痛感中国商品在大量占有世界各国市场份额的同时,不仅没有挣得应有的利润,更没有赢得良好的声誉,中国制造变成了劣质、廉价和非法的代名词。我们没有利用好廉价劳动力这个最大的比较优势提高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没有使普通的中国工人在付出超强度的劳动后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实惠。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第32位跃升为第3位,与此同时,中国所遭受的反倾销指控也连年上升,并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现在,世界上每6-7起反倾销调查中,就有1起是针对中国商品的。面对如此现状,有人认为这是进口国在滥用“保障措施”,是贸易保护和贸易歧视的表现;有人认为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出口增加的情况下都会成为反倾销的对象,因而中国产品遭到的反倾销指控也是势所难免;更有学者从多方面论证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因而对中国不能享有市场经济地位而愤愤不平。本文作者认为,尽管上述因素的确存在,但这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商品被如此大规模反倾销的深层原因。如果我们仍一味强调外国反倾销法律的歧视性问题和经济霸权主义而拒绝认真地思考自身的政治、经济原因,那么,中国产品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将更加严峻。 本文作者首先对倾销与反倾销的历史发展以及世贸组织和欧美等国的相关规定做了简要介绍; 之后,作者对中国产品在遭受反倾销调查中的特点做了概括,指出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主力仍是发达国家,尤以欧盟最为突出,但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从受到指控的产品来看,集中在中国出口的拳头产品上,而且范围在不断扩大;并且,最终被裁定的反倾销幅度和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本文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使各地方政府不顾全局地重复、盲目引进;出口商缺乏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有效组织,为了获得订单而无序竞争;技术文化含量高的服务贸易的发展占出口贸易的比重严重失调,货物贸易中低附加值商品占比重过高;产品普遍缺乏文化魅力;为了多赚一点外汇,违反劳动法的恶劣工作环境、不计后果的违法排污等使中国在生态、人权、道德等各方面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以上各个方面都使中国产品拥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低成本,也是引起各国对中国反倾销的根本原因。 中国仍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以及混乱的出口秩序也是中国产品被裁定倾销和征收高昂的反倾销税的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本文作者认为赋予“中国制造”产品以文化内涵,加强外贸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财务制度,切实履行《公民政治权利公约》和其他国际公约及国际标准,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把握应诉程序,利用“承诺”条款和行政复审、司法审查等手段避免和减少进口国对我国产品采取反倾销等贸易报复措施,以实现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随后,通过我国企业在反倾销指控中胜诉和败诉的案例,具体阐述出口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指控时应学习的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

反倾销;中国商品;应对策略;国际贸易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国际贸易

戴桂林

2005

中文

F752

48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