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28488

胶州湾底播增殖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渔业生物学研究

郭永禄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作为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与缢蛏、牡蛎和泥蚶一起被称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蛤仔曾经在胶州湾水域分布甚广,其捕捞生产约有7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蛤仔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渔民扩大捕捞强度,致使自然种群资源严重衰退。目前胶州湾菲律宾蛤仔主要以底播增养殖为主,以城阳红岛、胶州营海和黄岛红石崖为主要增养殖区。 本文通过2004年5~2005年4月对胶州湾底播增殖菲律宾蛤仔进行周年定点采样调查和生物学测定,分析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的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 (1)蛤仔壳长(L)、壳高(H)、壳宽(W)与体重(BW)关系式分别为BW=0.0002L3.0533,R2=0.9857;BW=0.0004H3.0886,R2=0.9912;BW=0.0053W2.6834,R2=0.9784。壳高、壳宽与壳长关系式分别为H=0.6674L+0.3059,R2=0.9789;W=0.4575L-0.9678,R2=0.9572。 (2)近几年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底播增殖,苗种平均体重0.26g、壳长11.1mm,放苗密度2500粒/m2。底播增殖菲律宾蛤仔生长与野生蛤仔在生长规律上基本一致,春末至秋初(4~9月)是其主要生长期,10月份后蛤仔进入缓慢增长期,在11~1月生长甚微,3月份后蛤仔又开始进入快速生长,底播蛤仔较野生蛤仔生长慢。 (3)1~3龄期间个体生长速度较快,1龄、2龄体重分别增长3.88g和4.02g,1~3年龄段生长速度与年龄成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生长放缓。 (4)1龄幼蛤放苗后生物量增长的周年变化与其个体生长变化规律一致。对于不同年龄段,1龄生物量增长最快,2龄由于死亡率提高,使生物量增长缓慢。 (5)1~3龄软体部所占的比重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软体部生长速度快于贝壳;软体比重、干出肉率和肥满度周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9月相关指数均较高,其中6月份蛤仔质量最好。5~6月份是菲律宾蛤仔的繁殖期,这不同于福建蛤仔和胶州湾野生蛤仔。 (6)在自然海区,温度是影响菲律宾蛤仔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蛤仔生长体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由个体生长特性分析,3龄为最佳采捕年龄,从生物量上分析,采捕2龄蛤收益最高;6月是最佳的捕获季节。 本文分析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产业现状,并就菲律宾蛤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持该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渔业生物学;底播增养殖;海产经济贝类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资源

任一平

2005

中文

S968.317;S917

57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