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28465

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重译

张金凤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文学作品重译现象十分普遍,同一文学作品往往有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同时存在。但为什么要重译?受文本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的影响,过去对重译现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论上,即侧重于译本间的比较或译本与原文的比较,强调的是翻译技巧。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尧斯等人提出接受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使文学翻译的研究不再是以文本为中心、译者为媒介、读者为被动接受者的单向过程,而是研究译者与文本、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不断对话过程。 作为接受理论的核心概念,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前受其全部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影响而构成的对作品的审美定向和接受的心理趋势。考虑到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和个体差异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将期待视野细化为历史视野、文化视野、语言视野、政治视野、经验视野和审美视野。通过对各种视野加以界定,发现它们的共有特征:即历史性和主体性。以下所说的“视野”均指所有视野的综合。 文学翻译是对话性、艺术性、创造性的活动,在此过程中,译者从其主体性、历史性的视野出发,对文学文本做出阐释。文学文本是原文作者视野的客体化,具有未定性(受原文作者视野影响)和确定性(知识的客观性)。其未定性为译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文学性越强的作品,其美学特征就越丰富,就越需要译者的参与,译者视野的作用表现得越强烈。但任何主体都无法摆脱客体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又迫使译者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文本做出阐释,译文读者审美期待的历史性也时时制约着译者视野的自由发挥。因此,译本实则是翻译过程中三个主体的不同视野的对话(原文作者视野与译者视野,译者视野与读者视野,过去和现在)的结果。然而,原文作者视野不仅具有历史性和主体性,而且模糊地掩藏于文本之中;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因不同的视野会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时代的读者因不同的审美期待也对翻译作品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三大因素决定文学作品的初译本肯定不会成为一劳永逸的传世之作,由此而为文学作品的重译留下了空间。 同时,新译本的产生又不断拓宽和更新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后代译者的各种期待。读者变化了的审美期待要求更新译本的产生,后代译者视野的变化也影响其对作品的认识,并做出不同的阐释。反之,更新译本的产生又会影响其后代读者和译者的视野,文学作品翻译由此形成一种动念的、互动的关系,使重译不但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然。 本文以期待视野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充分论述了视野的主体性、历史性特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从理论角度研究重译现象的可能性、可接受性和必然性,开拓了人们对文学作品重译的认识空间。

期待视野;文学翻译;译者;翻译技巧;文学作品重译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邓红风

2005

中文

I046;H059

53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