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海洋微藻△5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基因克隆
微藻是海洋食物链的初级生产者,能够产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且含量较高.海藻以其脂肪酸组成稳定,不含胆固醇,没有难闻的鱼腥味和重金属元素污染等优点正逐渐成为鱼油的良好替代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在调控PUFAs生物合成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果.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基因克隆与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微藻领域,在阐明微藻脂类随环境因子变化而变化的机理,改善藻细胞的PUFAs组成等方面显示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种模式蓝藻,对应用的前景广阔的真核微藻研究较少.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两株富含FPA(二十碳五烯酸,20:5n3)的海洋单细胞硅藻,其EPA含量可达到总脂肪酸的30﹪.关于硅藻的EPA生成途径已有相关报道,其中Δ5位去饱和,这是EPA生成的关键步骤.该实验以这两株硅藻为研究材料,旨在克隆其Δ5去饱和酶基因,为深入探讨EPA的生物合成机制和培养富含EPA的优良藻种创造条件.三角褐指藻的Δ5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全序列共1520bp,发现在第304~413碱基处为一个内含子,除去后剩余1410个碱基,可翻译为469个氨基酸残基,与NCBI里发布的三角褐指藻Δ5脂肪酸去饱和酶的蛋白序列一致(序列号:AY082392).Domergue等已做过该蛋白的序列分析,同样存在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4个跨膜区和N端类细胞色素b<,5>结构域.该实验应用简并PCR结合反向PCR的方法,与克隆其它去饱和酶基因所常用采用的构建并筛选cDNA文库相比,更为简便、经济、有效,成功的实现了微藻Δ5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基因克隆.据我们所知,到目前为止NCBI中还没有关于小新月菱形藻的任何序列发表,该工作第一次从该藻中克隆得到功能基因,为进一步开展该基因的表达调控及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脂肪酸去饱和酶;多不饱和脂肪酸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水生生物
潘克厚;于文功
2004
中文
S968.4;Q949.2
73
2005-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