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预期性)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该文以GEF/UNDP/IMO资助项目"东亚海洋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PEMSEA)"中的"渤海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课题为依托,按照国际通行的预期性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渤海预期性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并针对渤海生态特点和中国国情对风险系数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改进如下:(1)提出"关注的环境风险强度(CRI)"的概念并定量计算渤海水体的关注风险强度.(2)利用海洋生物的半致死浓度LC<,50>计算污染物在环境风险中的权重系数,并进一步给出计算海域综合风险强度的方法.这在国内还是大胆尝试.(3)作为区域性的环境风险评价,我们还补充了自然风险因子的定性评价.通过对渤海环境的风险评估,我们发现:(1)Pb、Hg、石油烃在整个渤海都是需要优先关注的风险因子;TSS、DIN、DIP、COD、Cu是区域性的风险因子;Cd是可接受的风险因子.(2)对CRI比较,渤海水体中环境风险因子的顺序是:Pb>TSS>Hg>石油烃>DIN>DIP>COD>Cu>Cd.(3)人类健康风险评价的初步结果,渤海近岸扇贝体内的Cd和As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较大.(4)渤海自然风险因子的定性评价为:①根据近五十年来渤海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的统计,辽东湾和渤海湾是渤海赤潮的高发区域,6-9月是渤海赤潮的多发季节.②渤海每年自11月至次年3月出现冰冻现象.三个海湾比较,辽东湾冰情最重.③渤海的风暴潮灾害多由温带气旋引起,莱州湾沿岸是温带风暴潮灾害的重灾区.秋季(9-11月)发生次数最多.4月份是莱州湾地区严重风暴潮发生的主要月份.
渤海;预期性环境风险评价;风险强度;关注的环境风险强度;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海洋化学
张龙军;陈尚
2004
中文
X55;X820.4
68
2005-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