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鱼与鲨鱼细胞的体外培养及核型研究
文昌鱼是研究进化和比较生物学的重要模式生物.细胞培养的成功,将有助于用离体方法探讨一些基本问题.该实验的目的是建立和优化文昌鱼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分别从文昌鱼头、尾、鳃、肠和腹鳍组织,剪切成约1mm<'2>小块,放到所选择的培养基L-15、F-12、M199、MEM、DMEM和PRMI1640中开展原代培养.结果表明,在25℃下、含20﹪FBS的L-15或F-12培养基、补充1.5﹪NaCl的条件下,文昌鱼尾部和头部组织细胞生长最好.这为进一步开展文昌鱼细胞体外培养最终建立细胞系积累了资料.肝脏是脊椎动物维持体内代谢平衡(homeostasis)的重要器官,能调节营养代谢,并合成和分泌多种代谢物质.因此,其细胞系是体外研究肝脏代谢、生理、毒理学及肿瘤形成的优良模型,也可以用以生产某些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物质.鲨鱼是一种海洋鱼类,肝脏能合成角鲨烯.迄今,有关鲨鱼肝细胞的研究很少.我们以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为材料,进行了肝细胞培养研究,成功地进行了原代培养,发现L-15是较理想培养基.在添加含有20﹪FBS的L-15培养基中,于22℃培养10天,单层细胞覆盖率可达20﹪.我们还利用培养细胞,进行了文昌鱼染色体核型和C带型研究,发现除第1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外,青岛文昌鱼的其余17对均为端部或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证实文昌鱼核型为2n=36,2st+34t,FN=36.C-带分析显示,C-阳性带约占染色体表面的54.3﹪(32/67).其中,第2对染色体C带呈现明显差异,推测可能是性染色体.用银染技术处理后,第12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出现2个NORs.文昌鱼染色体大小和NORs特征都表明其染色体代表脊索动物原始类型.
文昌鱼;鲨鱼;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核仁组织者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海洋生物学
张士璀
2004
中文
Q813.1;Q959.4
110
2005-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