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殖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研究
通过大量的疾病调查,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可导致中国养殖大菱鲆大量死亡的流行性疾病.依照病鱼的外观症状,将该病暂称之为大菱鲆"红体病".通过对RBS的流行病学、组织和细胞病理学、病原人工感染和细胞接种实验、病毒的纯化和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等研究,该论文在国内外首次证实大菱鲆红体病是由一种新的鱼类虹彩病毒——"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应称之为"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苗期、养成期、亲鱼期的大菱鲆均可感染此病,但以养成期最为常见;发病鱼全长一般在10厘米到20厘米,体重介于100克至400克之间.病鱼摄食量低或不摄食、活力弱、呼吸缓慢、散群,分散伏于养殖池四周或在水面附近缓慢游动.病毒性红体病大菱鲆的解剖学特征主要有:(1)病鱼体表无明显损伤,但腹面沿脊椎骨附近皮下淤血、发红,侧鳍、尾鳍、胸鳍及鳍基部充血、发红;(2)病鱼贫血,鳃外观呈暗灰色;(3)病鱼血液稀薄、色淡,凝固性差,(4)病鱼胃肠壁呈点状出血;(5)病鱼肾脏失血发暗,呈灰白色.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病鱼的脾脏、肾脏存在有大量的肥大细胞,病鱼鳃丝、脾脏、肠、肾脏和肝脏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在病鱼的多种组织包括鳃、脾脏、肠、肾脏中可以观察到一种大小相同、形态相似的球状病毒粒子,即TRBIV.为了证实TRBIV是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病原,该研究进行了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人工感染试验.将过滤除菌的含大量TRBIV的病鱼脾组织匀浆液,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对健康大菱鲆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感染鱼在3周内的累积死亡率达85.7﹪,死亡大菱鲆表现出腹面和鳍边发红等外观症状.由此证明TRBIV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为了进一步验证TRBIV的致病性和病原性,该研究还开展了牙鲆胚胎细胞系(flounder embryonic cell line,FEC)培养细胞接种TRBIV的试验.依据TRBIV的形状、大小、在感染细胞内的位置以及靶组织类型等判断,该病毒不同于已报道的大菱鲆虹彩病毒,是一种新的感染中国大菱鲆的虹彩病毒.为了深入了解TRBIV的特性、分类地位,开展了TRBIV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在明确了TRBIV的分类地位之后,该研究克隆了该病毒的两个重要蛋白——结构蛋白MCP和功能蛋白三磷酸腺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ease,ATPase)的全基因,得到长度分别为1581bp和1286b的两段TRBIV基因组片断.该研究还开展了TRBIV的PCR检测技术的研究.通过一系列PCR引物的筛选、反应参数的优化、检测技术灵敏度的测定,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TRBIV PCR检测方法.应用建立的TRBIV的PCR检测技术,我们研究了大菱鲆的外观红体症状与TRBIV感染的关系.最后,应用建立的TRBIV的PCR检测技术,该研究还开展了TRBIV的流行情况调查.
大菱鲆;病毒病;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病理学;虹彩病毒;检测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海洋生物学
徐怀恕;王清印
2004
中文
S941.41;S943.3
149
2005-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