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春夏季习见鱼卵、仔稚鱼形态学研究
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主要划分为鱼卵、仔鱼、稚鱼三个时期。鱼卵和仔稚鱼发育期是鱼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脆弱的阶段,其存活和数量是鱼类资源补充和渔业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准确鉴别鱼卵、仔稚鱼种类是进行渔业资源量评估的前提,也是进行海洋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当前鉴定鱼卵、仔稚鱼的方法主要有传统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扫描电镜技术、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技术和计算机影像分析技术。传统形态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至今仍被广泛使用。鱼卵鉴定的形态学特征主要有:鱼卵的形状、卵膜构造、围卵腔、卵黄构造、油球、卵径、胚体、色素。仔稚鱼鉴定的形态学特征包括体形、肛门位置、肌节数目、消化系统、色素大小和分布、鳍条大小和分布等。国外已出版多部关于特定海域的鱼卵、仔稚鱼形态学描述专著,而国内关于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形态学观察描述大多是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进行,针对某一特定海域的鱼卵、仔稚鱼形态描述则鲜有报道。 海州湾渔场作为黄海近岸重要的产卵场之一,其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和数量分布,对黄海具有十分重要的资源补充作用。近年来,海州湾渔场的鱼类资源日益衰退,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全面了解海州湾鱼卵、仔稚鱼当前群落组成、数量分布及集群特征,于2013年春夏季对海州湾进行了6个航次的产卵场调查。本文基于2013年的产卵场调查,对海州湾春夏季习见鱼卵、仔稚鱼形态进行描述,主要结果如下: (1)综合6个航次调查数据,对23种海州湾春夏季习见鱼卵的不同发育阶段在光学显微镜下拍摄照片,通过对这些鱼卵形态的观察和测量,对鱼卵的形状、卵径大小、油球径大小、卵膜和卵黄结构,色素分布等进行了详细描述。记录了23种鱼卵卵径频率分布情况。对19种鱼类在其繁殖期产出的卵子卵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除梭鱼和小黄鱼外,其余种类鱼卵卵径随着产卵期的推进呈减小的趋势。海州湾梭鱼和小黄鱼鱼卵卵径变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将23种鱼卵卵径与历史资料进行比对发现部分鱼种的鱼卵卵径与历史记录有较大差异,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综合6个航次调查数据,对17种海州湾春夏季习见仔稚鱼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对仔稚鱼的体型、色素大小和分布、肌节、肛门位置、鳍条大小和分布等行了详细描述。 (3)本文关于海州湾习见鱼卵、仔稚鱼的形态学描述对该海域产卵场调查过程中种类鉴定提供帮助。
渔业资源;鱼卵;仔稚鱼;形态学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资源
叶振江
2015
中文
S932.4
89
201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