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腹毛亚纲及游仆亚纲纤毛虫的形态学、个体发育与系统学研究

樊阳波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纤毛虫原生动物是一大类分布极其广泛、种类繁多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由于其消耗很大一部分细菌生产力且辅助提高养分循环及能量流向高营养级生物传递,是水体及土壤生态系统微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高度分化的细胞结构、独特的接合生殖方式及双态性核器,在遗传学、发育与进化及细胞生物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广义的“腹毛类纤毛虫”包含了腹毛亚纲和游仆亚纲两个大类群,作为进化最为复杂和高等的阶元,其多样性及发生学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利用现代活体观察和银染技术,结合个体发育模式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共同探讨腹毛类纤毛虫多样性及系统发育与进化关系,已成为原生动物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作者于2010至2015年期间,对在中国北黄海和南海沿岸潮间带、沙滩、红树林湿地、河口、淡水及土壤等多种生境的腹毛亚纲和游仆亚纲纤毛虫的多样性、个体发育和分子系统学展开了研究。共鉴定出11属、16种,包括建立了1个新属、6个新种,并对已知种提供了新种群完备的分类学信息;同时对其中的8个种进行了个体发生学研究;在所涉及类群核糖体小亚基SSU rRNA基因序列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其分子系统地位和亲缘关系。  完成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形态学部分  1.建立了一新属,伪腹柱虫属Pseudogastrostylag.n.  依据额腹横棘毛排布和背触毛发生模式等特征,在散毛目下建立了一新属,伪腹柱虫属,新属定义为:口围带连续,口器为典型的尖毛虫Oxytricha模式;具多于18根额腹横棘毛,一些腹棘毛成短列排布,左右各一列缘棘毛;具背缘触毛列,但无背触毛原基断裂。  2.建立了六个新种  在获得完备的分类学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已知种、相近种的充分比较,建立了6个新种,包括腹毛亚纲5新种(成囊双列虫、黄色新尾柱虫、贪食棘毛虫、亚热带瘦体虫、黄色伪腹柱虫)和游仆亚纲1新种(拟芬克游仆虫)。  3.完成了对10个存疑种的重描述  对6个分类学信息不完备的已知种(缩短戴维虫、路氏戴维虫、朗当异列虫、前毛异列虫、活泼尖毛虫、阿密特游仆虫)进行细致的补充描述并提供新定义,并基于区域新种群,对4个已知种(亚热带伪尾柱虫、小腔游仆虫、日本双眉虫和暗色伪双眉虫)进行了活体形态及纤毛图式的补足性描述。  细胞发生学部分  1.对长期缺乏细胞发生学信息的双列虫属展开了发生学研究,提供了该属腹面两列长额腹棘毛列的来源方式,发现了额腹横棘毛原基Ⅵ末端不形成横棘毛这一特殊现象,并建立了双列虫属的细胞发生学模式。  2.对缩短戴维虫的细胞发生过程进行了补充性研究,发现了该种老的背触毛保留的特殊现象,进而从发生学角度推测其科级地位归属。  3.对活泼尖毛虫和贪食棘毛虫的细胞发生过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反映了尖毛虫科各属及各种之间在总体发生模式上的高度保守和稳定性。  4.对所涉及的3种游仆虫(拟芬克游仆虫、阿密特游仆虫、小腔游仆虫)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发生学研究,提供了所涉及种的额腹棘毛及尾棘毛形成模式,进一步显示了游仆虫属个体发生学的高度保守。  5.对伪双眉虫属的细胞发生过程进行研究,提供了该属高度退化的波动膜的形成过程并建立了伪双眉虫属的细胞发生学模式;对双眉虫类纤毛虫的发生模式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比较,进一步确立了伪双眉虫属的建立。  分子系统学部分:  完成了本研究所采集种的核糖体小亚基SSU rRNA的基因序列测序,在此基础上通过序列分析比较和分子系统树构建等方法,对所涉及类群的分子系统地位进行了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发生等信息,较全面地对以上种类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做了初步探讨。

纤毛虫;形态学;个体发育模式;分子生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海洋生物学

宋微波

2015

中文

Q959.11

150

201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