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生长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作为一个关键、复杂的管理因子,可通过水质、空间、群体间作用,对养殖鱼类产生慢性胁迫,影响鱼类的生长存活、生理状况以及行为。深入研究养殖密度对鱼类的作用规律,了解掌握合适的鱼类放养密度,对于提高鱼类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本文以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初始体质量为251.11±0.59g;初始体长为31.55±1.50cm)为实验材料,设置了4个密度梯度(G1、G2、G3和G4),初始密度分别为5.50kg/m3、8.27kg/m3、11.01 kg/m3和13.80kg/m3(或200尾/池、300尾/池、400尾/池和500尾/池),每个密度设3个平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摄食、生长、肌肉组分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实验还检测了4个密度组的水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如下: 1、同一密度组在不同时间养殖池水的溶解氧含量不同,上午8时明显高于夜间23时。同一时间中,不同密度组养殖池水溶解氧含量也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从整个养殖周期来看,各密度组溶解氧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养殖期间,各密度组间水温无显著差异,但水温随养殖的持续有上升的趋势。各密度组非离子氨含量有波动上升趋势,但养殖期间各组均无显著差异。整个养殖期间,各组pH无明显变化,保持在7.6左右。 2、摄食方面,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杂交鲟幼鱼的日摄食量逐渐降低,而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却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除初始体质量、肥满度外,不同密度组间杂交鲟幼鱼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存活率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存活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下降显著(P<0.05),各密度组到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的存活率分别为99.33%、97.67%、95.33%和92.80%。肌肉组分方面,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升高而增大,G4组较G1和G2组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却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G1密度组较G3、G4密度组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含量与灰分含量在各密度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 3、本实验还探讨了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血液生理生化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密度组杂交鲟幼鱼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各密度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在养殖后期各密度组差异显著(P<0.05),养殖密度越大,其含量越高。杂交鲟幼鱼血液中血浆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在整个养殖期间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但其变化幅度较小,并且仅在某一时期各密度组间会有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鲟幼鱼谷丙转氨酶含量有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90d时含量上升明显,约为15d时的2倍。血浆皮质醇含量在整个养殖期间G4高密度组始终大于G1低密度组,但各密度组间并未显著性差异(P>0.05)。
杂交鲟幼鱼;养殖密度;生长发育;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
李吉方
2015
中文
S965.215;S962.2
56
201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