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及功能群初探
为全面了解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点特别是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便为该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四个航次在胶州湾14个站位获得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样品,对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研究,包括丰度和生物量、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次级生产力,并对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进行了研究,使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生物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四个航次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251种,其中包括环节动物多毛类104种,节肢动物甲壳类73种,软体动物51种,棘皮动物11种,其它类群动物12种,平均丰度为2525.50个/m2,平均生物量为158.79 g/m2,与历史资料类似,最主要的动物类群是环节动物多毛类、节肢动物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且类群比例极为相似,说明近30年胶州湾的大型底栖动物在类群组成上处于稳定状态。四个航次丰度的高低顺序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生物量的高低顺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对比历史资料发现,本次调查所得的丰度高于胶州湾以往的调查数据和邻近海域的调查数据,原因是本次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底温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和底盐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沉积环境相关性不显著。 四个航次除菲律宾蛤仔外,共出现19种优势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是主要的优势种,说明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呈现“小型化”的趋势。ANOSIM分析表明四个航次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用Cluster分析了四个航次的群落结构,冬季航次、春季航次和夏季航次可将所有站位划分为2个大群落组,而秋季航次可将所有站位划分成4个大群落组。不同海域甚至同一海域的不同时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不同,本次调查表明,水深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较大。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d)冬季航次分别与夏季和秋季航次有显著性差异(P<0.05),春季航次和秋季航次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匀度指数(J')春季航次分别与冬季航次和夏季航次有显著性差异(P<0.05);香农-威纳指数(H')季节间无显著性差异。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5.14,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5,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3.9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个指数的平面分布变化趋势相近,以J10站位为中心的海域是高值区,并有向周围减小的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底盐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均匀度指数和pH有正相关关系;香农-威纳指数和pH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为23.16 g(AFDM)/(m2·a),平均P/B值为1.05,和其它海域相比,次级生产力较高。去掉菲律宾蛤仔后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为7.95g(AFDM)/(m2·a),平均P/B为0.46。菲律宾蛤仔的存在可降低大型底栖动物的P/B值。 在采到的251种大型底栖动物中,属于肉食性(C)功能群的有83种,属于沉积食性(D)功能群的有85种,属于滤食性(Pl)功能群的有63种,属于杂食性(O)功能群的有16种,属于植食性(Ph)功能群的有4种,5种功能群丰度百分比的顺序是D>C>O>Pl>Ph;生物量百分比的顺序是D>Pl>Ph>C>O。通过本研究和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我国海区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主要是D、C和Pl,潮间带的功能群组成和潮下带有所差异。另外整个胶州湾海域因缺少泥石滩或岩石岸等硬相底质,藻类等植物缺乏,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中Ph功能群的种类很少。
底栖动物;生态学;功能群;海洋环境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生物工程
刘晓收
2015
中文
Q179.4
93
201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