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的生态特征及主要生源要素(O、C、N、P)的收支研究
本文利用生物学及生态学原理,于2013-2014年对辽宁丹东东港地区四个“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的营养物质收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混养池塘的水质、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悬浮颗粒物结构、颗粒沉积物的沉积通量、食物网结构、营养物质(OC、N、P)的收支和“海蜇(R.esculentum)-缢蛏(S.constricta)-牙鲆(P.olivaceus)-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混养池塘的营养物质(OC、N、P)收支;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颗粒物对缢蛏清滤率、吸收效率的影响。旨在阐明该种养殖模式下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结出该种养殖模式的特点及其效益,为养殖池塘水质管理及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 1.“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的水环境特征 实验期间,两个实验池塘的DO分别为(6.14±2.34)mg/L和(6.96±1.82)mg/L; pH分别为7.4±0.3和7.5±0.5;盐度分别为21.2±4.4和19.6±4.0;水温分别为(23.8±4.3)℃和(23.9±4.3)℃;透明度分别为(0.61±0.11)m和(0.58±0.17)m;总氮(TN)分别为(1.42±0.37)mg/L和(1.35±0.11)mg/L;总磷(TP)分别为(0.45±0.24)mg/L和(0.32±0.14)mg/L;总有机碳(TOC)分别为(7.31±1.35)mg/L和(6.42±1.20)mg/L;叶绿素a分别为(5.20±1.23)μg/L和(5.49±1.16)μg/L;初级毛产量分别为(2.69±1.23)g·O2/(m2×d)和(3.33±2.48)g·O2/(m2×d);浮游细菌密度分别为(2.65士0.96)×107cells/ml和(2.10±0.85)×107cells/ml。两个池塘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8种;密度分别为(26.71±4.69)×105 cells/L和(26.29±5.76)×105 cells/L;生物量分别为(0.72±0.19)mg/L和(1.07±0.28)mg/L;优势种分别为小球藻(Chlorella sp.)和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浮游植物的粒径平均为11.94μm/cell;粒径<20μm的浮游植物密度相对较大。两个池塘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4种;密度分别为(93.69±39.68)ind./L和(69.41±26.61)ind./L;生物量分别为(0.57±0.25)mg/L和(0.45±0.18)mg/L;优势种分别为运动类铃虫(Codonellopsis mobilis)和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粒径平均141.09μm/ind.;粒径<200μm的浮游动物密度相对较大。 2.“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悬浮颗粒物的结构及其有机碳分布两个实验池塘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分别为(67.12±6.03)mg/L和(70.05±7.63)mg/L,其中有机悬浮颗粒物占总悬浮颗粒物的27.43%和24.51%。两个实验池塘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分别为(7.31±1.51)mg/L和(6.42±1.31)mg/L;其中颗粒有机碳(POC)占总有机碳的23.67%和29.44%;实验池塘中总悬浮颗粒物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无机颗粒物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细菌和腐质是有机颗粒物主要的组成部分,说明腐质链在该种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主要作用。 3.低浓度悬浮颗粒物对缢蛏清滤率和吸收效率的影响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颗粒物对缢蛏清滤率、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对缢蛏清滤率的影响显著(P<0.05)。悬浮颗粒物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时,缢蛏的清滤率呈现上升趋势。当实验6h,悬浮物浓度为160mg/L时清滤率达到最高值,在悬浮物浓度为50mg/L时个体清滤率最低。悬浮颗粒物对缢蛏的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0.01),悬浮颗粒物浓度由低到高时,缢蛏的吸收效率呈现下降趋势。 4.“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的颗粒沉积物及其有机碳的沉积通量 2个池塘总颗粒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通量分别为(124.84±100.98)g/(m2·d)和(92.36±26.34)g/(m2·d);沉积速率分别为(1.89±1.33)m/d和(1.53±0.51)m/d;S/T分别为(0.28±0.04)和(0.31±0.12);新生态颗粒有机物的沉积通量分别为(10.44±6.56)g/(m2·d)和(7.53±3.44)g/(m2·d)。2个实验池塘沉积物中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62±1.65)mg/L和(2.39±1.36)mg/L;沉积通量分别为(2.51±1.58)g/(m2·d)和(2.36±1.72)g/(m2·d)。 5.“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的食物网结构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主养经济动物及池塘内所有生物的营养层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变化范围较广,δ13C变化范围在(-27.28±0.35)‰到(-16.65±0.20)‰之间;δ15N变化范围在(3.68±0.23)‰到(13.91±0.26)‰之间。饵料鱼对海蜇、缢蛏及中国明对虾的食物组成有较高的贡献率,中国明对虾和脊尾白虾对牙鲆的食物组成有较高的贡献率。该种养殖模式下,池塘中的生物营养层级为3.54,其中牙鲆位于营养级顶端;中国明对虾、矛尾复虾虎(Synechogobius hasta)、扁颌针鱼(Ablennes anastomella)、脊尾白虾、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及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位于第三营养层级;海蜇、(鲲)(Engraulis japonius)、缢蛏及浮游动物位于第二营养层级;包括浮游植物、细菌及腐质在内的悬浮物位于第一营养层级。 6.“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的营养物质(有机碳、氮、磷)收支对养殖池塘的有机碳、氮、磷收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池塘的有机碳总输入为3107.44kg/ha和3358.25 kg/ha,总输出为1759.38 kg/ha和1324.96kg/ha;氮的总输入为363.75 kg/ha和439.37 kg/ha,总输出为359.47 kg/ha和330.96 kg/ha;磷的总输入为75.40 kg/ha和66.48 kg/ha,总输出为74.31 kg/ha和64.77 kg/ha。饵料是池塘中氮、磷输入的主要途径(占总输入量的78%~81%和79%~80%);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是有机碳的主要输入途径(占总输入量的49%~56%)。收获生物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途径,占总输入量的50%~73%和49%~52%;呼吸是有机碳输出的主要途径,占总输入量的43%~61%。该种养殖模式下,两个池塘的饵料转化系数分别为1.1和1.5,养殖生物对碳、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30.30%和21.03%、70.19%和46.95%、50.14%和46.47%。缢蛏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最高,而中国明对虾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最低。 7.“海蜇-缢蛏-牙鲆-日本囊对虾”和“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的有机碳、氮、磷收支 2014年对“海蜇-缢蛏-牙鲆-日本囊对虾”和“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的有机碳、氮、磷收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实验池塘的有机碳总输入分别为3508.63 kg/ha和4799.16 kg/ha,总输出量分别为1209.87 kg/ha和1440.20 kg/ha;氮的总输入量分别为235.36 kg/ha和212.37 kg/ha,总输出量分别为206.61 kg/ha和190.65 kg/ha;磷的总输入量分别为36.02 kg/ha和34.81 kg/ha,总输出量分别为37.10 kg/ha和36.60 kg/ha。饵料是池塘中氮和磷输入的主要途径(氮占总输入量的85.23%和81.49%;磷占总输入量的75.46%和68.34%);初级生产是有机碳的主要输入途径(占总输入量的68.32%和75.49%)。收获生物是氮和磷输出的主要途径,其中氮占总输入量的74.17%和66.98%,磷占输入量的47.28%和38.06%;呼吸是有机碳输出的主要途径,分别占总输入量的65.52%和69.99%。两个实验池塘的饵料转化系数分别为0.5和0.7,生物对有机碳的利用率分别为20.57%和12.39%,氮的利用率分别为66.69%和60.05%,对磷的利用率为41.78%和35.04%。牙鲆对有机碳和氮的利用率最高,而缢蛏对磷的利用率最高。 8.“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模式的养殖效益分析 于2013-2014年对辽宁丹东东港地区的4个“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的养殖效益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该种混养模式的特点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结果表明,该种混养模式下,养殖的净利润在(3.16~7.25)×104元/ha;4个池塘的饵料转化系数(FCR)为0.5~1.5,生物对OC、N及P的利用率分别为(12.4~30.3)%、(47.0~70.2)%及(35.0~50.1)%,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该种混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显著。该种养殖模式的特点如下:(1)养殖周期短(4~6个月),收益快,养殖品种多,抗风险能力强;(2)空间利用率及单位产量高、营养物质转化效率高,养殖效益显著;(3)对虾成活率最低,牙鲆成活率最高,成为养殖利润组成的主要部分;(4)天然野生经济生物种类是养殖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1)养殖池塘中泥、沙等无机悬浮颗粒物含量相对较高,建议加强对水质的管理;(2)养殖动物种质退化,建议加强对放养种苗的筛选;(3)养殖管理方法对养殖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注重科学养殖。
混养池塘;生态特征;营养物质收支;有机碳;氮元素;磷元素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水产养殖
赵文
2014
中文
S962.92
144
201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