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李清照词中的植物隐喻分析

林雪萃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概念隐喻理论最早是由莱考夫及约翰逊于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不同于以往的隐喻理论,概念隐喻是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对隐喻现象进行了解读,提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基于我们身体经验的认知现象和理解世界的工具。通过概念隐喻,一种事物借助另一种事物被理解和体验,其具体的工作机制是从一个概念域(源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的跨域映射。语言中丰富的植物隐喻,作为概念隐喻的一种形式,为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的提供了一种方式,而莱考夫及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人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植物隐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李清照60首词中存在的植物隐喻进行了认知研究,试图对其进行系统地归纳分析,并从植物源域和目标域相似性的角度阐释了植物隐喻的认知运作过程,并对作品中的植物隐喻及其具体体现进行了探讨。  通过研究发现,植物在李清照词中主要充当源域的角色,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植物作为源域的概念隐喻。根据概念隐喻中目标域的不同,李清照词中的目标域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人与物。人可具体分为人的外貌、人的品质和人的情感。物可具体分为实体物体和抽象物体。隐喻的生成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同时受到人感知世界的方式、知识层次、性格品质等其他因素的制约。通过将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联系起来比较,发现其存在的共性,进而最终形成隐喻。隐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源域的特征,根据表达需要,李清照在不同的语境中采用不同的植物隐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词人的生活经历,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对她的词进行理解。  本文通过分析李清照词中的植物隐喻,一方面丰富了隐喻的认知理论,体现出概念隐喻的普遍性,一方面也为理解和欣赏李清照的词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对李清照词中植物隐喻的研究。

古代汉语;植物隐喻;诗词作品;李清照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张树筠

2015

中文

I045

52

2016-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