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海底缆线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张震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水体、海底、海水上方大气空间,同海洋密切相关并深受海洋影响的沿岸、港口及航道在内的自然环境及海上运输作业船舶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海洋经济热度持续高涨,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开发利用程度大幅提高,各沿海地区也相继出现了大量的海洋工程项目。海底缆线工程,作为海洋工程之一,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可能涉及多个海洋环境敏感区,由此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本文在总体上讨论海底缆线工程各阶段主要污染物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选取了海底光缆工程作为海底缆线工程建设的实例,开展海缆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从工程附近海域的现状资料入手,重点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预测该海洋光缆工程施工阶段悬浮泥沙对周围海域的海水水质、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海底缆线工程不同阶段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海底缆线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角度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本文选用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能够模拟工程海域的潮流运动特性,从而实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预测。海底缆线工程在不同阶段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施工期间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海底缆线工程周围的海水水质、海洋生态等海洋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该影响程度和范围是可通过科学合理的海底缆线施工和管理等手段适当减小,或者仅造成阶段性、局部性的影响。以本海底光缆工程为例,该工程对近岸海水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总体上,该工程区域附近的海洋生态状况良好。由于施工期间悬浮泥沙的扩散距离(最大1380m)远超出与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邻近的距离(最近70m),因此,在光缆埋设作业时,对海蚌的生长、觅食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幼蚌生长影响较大,但这种影响是有限度的,原因是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期,可以避开海蚌繁殖期,降低影响程度;其次,海底光缆邻近但不穿越保护区,对保护区的沉积环境不产生直接的破环,缆线埋设产生的悬浮泥沙是临时性的,施工结束后,悬浮泥沙自然沉降,水质可得到恢复。总之,该海缆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海底缆线工程;海洋环境;光缆埋设作业;海水水质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工程

韩树宗

2015

中文

P756.1

58

2016-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