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海及黄海典型贝类养殖区脂溶性贝毒特征研究
近年来,有害赤潮在全球范围内的沿海国家及地区频繁发生,其频率、强度以及波及范围呈逐年增大的趋势。赤潮中的一些藻类能够产生藻毒素,经食物链传递到贝类体内并累积,潜在威胁消费者的健康。脂溶性贝毒(LipophilicShellfish Toxins,LST)在贝类样品中的检出率高,对海洋渔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2011年,我国浙江宁波和福建宁德发生了一起因食用染毒贝类导致的大规模群体性腹泻性贝毒中毒事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研究选取东海的枸杞岛和晴川湾两个贝类养殖区,对不同养殖贝类体内的毒素组成与含量进行了两周年的监测,并结合鳍藻细胞的毒素分析结果,探讨东海贝类养殖区脂溶性贝毒的主要组分特征及其可能的来源。此外,在青岛近海贝类养殖区应用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b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对水体中的脂溶性毒素进行了周期性的监测,结合产毒藻类的细胞密度与毒素组成、贝类累积毒素的组成与含量,初步探讨甲藻产毒、贝类累积与SPATT监测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东海舟山枸杞岛和福鼎晴川湾两个贝类养殖区分布的鳍藻主要是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产生的毒素组分以PTX2为主,伴随痕量的OA和DTX1毒素。黄海青岛近海贝类养殖区分布有渐尖鳍藻D.acuminata、圆形鳍藻D.rotundata和倒卵形鳍藻D.fortii,其产毒组分均以PTX2为主,OA和DTX1毒素低于方法检出限。 (2)枸杞岛贝类养殖区常年存在低浓度的GYM毒素的威胁,在养殖贝类体内频繁检出。OA、DTX1、PTX2及PTX2sa在在2013年5月底至7月初采集的贝类样品中集中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规律,但在2014年的周年监测中发现这些毒素的浓度很低,且未见明显的季节变化。 (3)在青岛近海贝类养殖区应用SPATT方法在不同水层中均能检测到PTX2、OA和DTX1三种脂溶性毒素,其浓度在不同水层未见明显的差异。不同粒级的颗粒物样品中均检出PTX2毒素,并偶尔伴随OA和DTX1毒素。不同粒级的颗粒物样品的毒素组成与含量未见与粒级大小之间具有相关性。 本论文的研究基本阐明了我国东海及黄海典型贝类养殖区分布的鳍藻种类及其毒素组成,揭示了研究海区脂溶性贝毒的主要组分特征,对甲藻产毒、贝类累积和SPATT监测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于保障海水贝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海洋污染;脂溶性贝毒;动态监测;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科学
李爱峰
2015
中文
X834
78
2016-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