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世界船舶制造业的中心开始向东亚转移,并在21世纪初形成了韩中日三国领跑世界船舶出口市场的格局。在此期间,日本船舶制造业在经历了成熟期后逐渐衰退,出口流量不断下降;韩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中国船舶出口异军突起,并在2012年首次超越韩国,成为世界船舶出口第一大国,为本国的外贸增长和创汇做出重要贡献。然而,伴随船舶出口流量的增加,中国船舶出口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研究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有利于剖析中国船舶出口的格局特征、影响因素及贸易流量波动原因,对于增加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优化船舶出口结构、提升船舶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运用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进行理论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的普通船型是出口的主力,高附加值、高技术船舶出口较少,出口结构不合理;亚欧地区是中国船舶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出口市场集中;贸易方式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利润微薄;中国船舶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和韩日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构建引力模型分析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增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具有促进作用;代表运输成本的地理距离和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增加的阻碍因素。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析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的波动原因。结果显示,2000-2004年,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需求增加的正结构效应;2005-2010年,二阶效应大幅度提升,成为促进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增加的首要原因;2011-2013年,二阶效应的积极作用被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的负作用所抵消,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显著下降。 为促进中国船舶出口贸易发展,应优化船舶出口贸易结构,转变船舶出口贸易方式;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分散出口市场集中风险;合理利用技术措施,规避船舶出口汇率风险;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改善船舶出口贸易环境。
船舶贸易;出口流量;市场竞争力;结构效应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国际贸易学
邵桂兰
2015
中文
F752.656;F752.62
85
2016-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