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投入绩效评价
民生社会事业绩效评价有助于改善民生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政策效能。民生社会事业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事业,具有长期性、系统性、时代性、公共性、层次性五个特点,包括民众的生存、发展、享受三个特权,涵盖义务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劳动就业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和文化体育事业五个方面。民生社会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可进行效率评价、效益评价和公平评价,需要满足效率性、公平性和公益性标准。 近年来,青岛市民生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大力投入。从投入规模来看,财政对各项事业投入的绝对规模、相对规模均呈增加趋势,但各事业投入相对规模表现不同;从结构来看,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投入城乡差距较大。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首先,运用DEA分析法,分别评价义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发现青岛市各民生社会事业财政投入规模不足;其次,运用熵值Topsis方法,对民生社会事业投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青岛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区域失衡,民生社会事业财政投入绩效总体压力较大,稳定性差,且呈现地区效应;最后,运用tobit分析法发现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自给度和城镇化率是影响青岛市民生社会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三个主要因素,且呈现负向的变化关系。 准确合理评价青岛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投入绩效还要进行横向比较,本章从规模、结构和绩效三个维度对五个计划单列市的民生社会事业财政投进行比较。首先运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对比五市民生社会事业财政投入规模;其次从结构维度阐述了五个计划单列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最后通过构建五个计划单列市民生社会事业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方法进行绩效分析,通过比较,发现青岛市民生社会事业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城乡投入差距大、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提高青岛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投入绩效,提出合理配置财政资金,加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优化县乡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建设新型城镇化契机,构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多元供给主体五个方面的思路。构建了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就业、文化体育五个方面的对策体系:社会保障方面,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筹资机制;就业方面,增加政府财政对就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就业信息系统网络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义务教育方面,扩大优质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建立优质教育多渠道筹资机制,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初等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方面,建立财政分级投入机制,改善体育健身设施的简陋状况,引入社会资本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医疗卫生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完善财政支持框架,支持民营医院发展促进社会办医积极性,加强对健康教育服务的重视。
民生社会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评价;资金配置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财政学
杨林
2015
中文
F812.45
66
2016-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