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以青岛市市北区为例

李姝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近年来,我国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为特点的经济模式,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与地方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土地财政”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收入大幅减少,事务支出却逐年递增,作为预算外收入的土地出让收入大大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与土地相关的土地收入以及相关税收收入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创收的有力支柱。土地财政激活了国有土地的价值,给地方政府投资带来充足的资金,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的生活居住水平不断提高。不过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强拆强迁事件层出不穷,政府与群众的矛盾不断激化;高昂的房价给中低收入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也不断加大。同时,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农村土地也不可能无止境的“霸占”,长此以往,最终将会影响到我国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推进政府土地财政改革,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现阶段以及未来相当一段时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本文试图从以分税制为主要特征的财税体制角度及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竞争等方面,对地方政府财政问题展开剖析。运用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探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青岛市市北区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寻求我国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财政模式:建立财政平衡体系,改革现有的中央和地方税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将征收土地出让金改为征收物业税、降低地方政府的卖地热情;推广市政债券等债券融资模式,拓宽财政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土地收入管理和储备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和运作;改革地方官员的考核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支出,将钱花在刀刃上。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税制改革;可持续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公共管理

刘海英

2015

中文

F812.7

45

2016-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