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研究
制造业是我国的主要实体产业,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命脉。而长期的劳动分工使得我国的制造业基本以初级加工、装配为主,位于价值链的底端,再加上我国环境、资源方面的约束日趋严峻,以及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更加剧了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制造业升级势在必行。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制造业服务外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而又服务于制造业的新兴产业,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集聚发展逐渐成为其主要的发展形势。鉴于此,本文拟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阐释和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外延和特征,以及其与制造业之间唇齿相依的密切联系,并以此为基础,从其集聚的含义、动因以及制造业升级的内涵入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作用的理论分析模型,即生产性服务业能够通过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制造业升级。 其次,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大多为城市,所以本文选择以城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选择了我国2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系数为0.6762,并且通过了1%显著水平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确实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升级。进一步,本文又引入了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由小于门槛值向大于门槛值转变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系数变小,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集聚水平下对制造业升级促进作用的大小存在差异性,而且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对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会相对减弱。因此,并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越高越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所以,我国应继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但应将其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三个角度,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对策建议,认为政府应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建立优化政策体系以及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中介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应积极进行产业集聚式发展,并加强合理有效竞争与合作;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将相关生产性服务外包,并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加大物质资本投入以及提高科技水平。
制造业;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产业经济学
纪玉俊
2015
中文
F426.4
56
2016-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