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论译者主体性——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中的翻译为例

刘伟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长久以来,译者的翻译质量和水准一直从“忠实度”和“对等度”去评估,却忽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野。随着翻译过程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作为原作和译作中间的媒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翻译研究从过去的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转移到对翻译动态过程的研究,他们承认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确立了译者的翻译主体性地位。  目前国内对新闻发布会翻译的研究并不多,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其进行的较为细致的研究就更少。大多数的翻译研究者还是将“忠实”放在了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翻译的首位。但是,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翻译这一领域,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却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译者主体性这一理论的探讨,以及对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翻译个案的研究分析发现,译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操纵,包括表达方式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等。另外,翻译者还要兼顾与讲话者、译文接受者等其它翻译主体的关系。本文还从七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限制性因素。论文第一章、第二章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理论背景;在第三章分析了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限制性因素;重点是论文的第四章,结合译者的特性,系统地阐述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个性化选择,原文话语理解阶段,最终译文表达阶段,对话语主题和信息结构的顺应。

译者主体性;会议口译;限制性因素;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翻译质量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李力

2012

中文

H059

56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