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体验”与萧红小说的动态演变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天空中,曾经划过一颗璀璨的流星,她的身世离奇曲折、她的个性本真鲜活、她的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与艺术的天成,她就是东北女作家萧红。纵观萧红的小说创作,从1933年发表小说处女作《王阿嫂的死》,到1941年最后一篇小说《小城三月》的出版,其创作生命不足十年。然而,萧红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营造的不足百万字的小说世界,却长久地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1935年,由鲁迅作序、胡风作跋的萧红成名作《生死场》的出版,基本上奠定了现代评论家对萧红小说的评价基调。对萧红以《生死场》为代表的反映左翼革命、表现社会问题的前期小说的赞扬和拔高,同时也就伴随着对以《呼兰河传》为代表的书写个人情感、回忆童年生活的萧红后期小说的曲解和贬低。这种评价和研究萧红前后期作品的鲜明褒贬态度,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的新时期。新时期,海外学者葛浩文凭借一部《萧红评传》,掀起了八十年代重评萧红的热潮。当代文学研究者对萧红小说的诠释角度和评价态度,基本上是对现代文学评论者强调萧红小说政治革命性的反拨和颠覆。而萧红后期的小说《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马伯乐》等之前被忽视和否定的作品,在新时期以来的研究中大放异彩。 然而,无论是三十年代对萧红小说的定位,还是八十年代对萧红小说的重评,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即萧红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演变的。萧红小说的演变如何发生?演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影响演变的因素都有哪些?这些十分关键却被忽略的问题,正是本文研究和论证的重点。本文在宏观梳理苏俄文学对萧红小说创作存在的总体影响的基础上,以萧红小说中的“契诃夫体验”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文学史研究、比较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分别考察在契诃夫文学影响下的萧红小说在创作题材、叙事模式、美学风格三个方面的演变轨迹。进而,将契诃夫体验中的萧红小说呈现为一个复杂而动态系统:从以左翼作家的身份表现革命和启蒙,到书写平凡人琐碎的日常生活;从以全知全能的视角来讲述“越轨”的故事,到打破小说与诗歌、散文的界限,生成多元视角的情调小说;从以力透纸背的笔法描写直观惨烈的人性,到沉潜在忧郁之中传递以悲为美的美感;从稚拙地营造淡淡的幽默,到娴熟地表达讽刺的喜感。
萧红;小说创作;契诃夫体验;政治革命性;苏俄文学;人性描写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徐妍
2012
中文
I207.4;I044
81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