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穆时英小说中性别叙事与消费倾向的双重建构
穆时英的再现在于他的作品在同一时期呈现出的矛盾性及他身份的争议,而尤为受人关注或诟病的是他后期作品中流露出来的“颓废”之气和个人的附逆。江晓原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一书中写道:“如果是从前的性爱描写关乎自我解放、主体性诉求、反传统,那现在的性爱描写还加上了商业的成分,有绎济利益在里面,是一种政治策略。”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性的书写与现代性问题结合在一起,性观念的解放同女性救赎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文学中性的书写并不是肇始于五四,中国的性文化史和中国的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这种意识只是五四时期在外来性观念的冲击下,从沉睡中苏醒。从五四启蒙大家的小块头文章(周作人《贞操论》),张竞生的恋爱小说,新感觉派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小说,八十年代的争鸣小说到九十年代市场语境下的身体写作,从“身体”的角度切入研究文学已成为热点问题,并出现了大部头文章(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胡少卿《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1978-)》)。同时,正如前述江晓原所说“现在”和“以前”的性爱描写有所不同。那么这种变迁在历史的演变中是如何发生的,影响其变迁的因素有哪些,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脉络。纵观身体观念下的文学史发现,新感觉派小说最早将性爱描写和商业结合到了一起,尤以穆时英最甚,具有过渡性和超前性。穆时英生于1912年,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海派作家,被称为“新感觉派圣手”,并被赞为都市文学的先驱。受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直至八十年代出版了严家炎和李欧梵的批评研究(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李欧梵《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新感觉派似乎才被广为接受。穆时英因为身份的缘故,历来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本文撇开意识形态的立场,主要选取穆时英后期的小说,以都市为背景,流光溢彩的十里洋场中,各色男女的姿态,充斥着现代娱乐因素和大众文化因子。沈从文认为“‘都市’成就了作者,同时也限制了作者”。李欧梵说“穆时英流星般的一生是一个道德上日益退步的过程”。但本文作者认为恰恰是都市的背景,道德上的肆意奔放造就了穆时英小说中的消费倾向和性别叙事。本文将对穆时英小说的研究立足在这两个方面,契合到前面所讲的性爱描写和商业书写的结合上,综合先前的研究角度,试图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何“性”成为宣传的手段和噱头,如何规范和利用性叙事,对今天频繁出现于电视剧、电影、广告、杂志等诸多形式中的性表现做出理论阐释。本文打算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全面阅读穆时英的小说和其相关研究的文章是写作本论文的基础。从文学外部研究的方法,即从穆时英小说的外部环境入手分析作品。本文最终认为文化产品中的性别叙事和消费倾向是可以恰当地融合到一起的。
穆时英;小说创作;性别叙事;消费倾向;性爱描写;女性救赎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张胜冰
2012
中文
I207.4;I044
38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