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文化视野中的《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当代小说,“山植树现象”是一个值得研冗的文化现象。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山楂树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小说从网络转载到出版发行,再到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现实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吸纳文学史、接受美学、影视美学、传播学、大众文化、出版编辑学、产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案例的具体情况对“山楂树现象”进行多视角的文化研究。 《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但是,小说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两个文学思潮的作品不同,小说旨在突显作品的“纯爱”主题。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纯真唯美、富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因而主人公老三(孙建新)和静秋的爱情也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作品不仅映射了当今社会物质化的恋爱观念,而且非常契合了当代读者向往纯真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心理需求。更深一步来讲,小说不仅蕴含了传统的“灰姑娘”叙述模式的精神内核,而且作品兼涉的是关于青春、爱情和死亡等人类普遍关注的文艺主题,所以作品一经发表就深深打动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 《山楂树之恋》还引发了一个奇异的文化现象——“山楂树现象”。小说最初在网络上连载,数月内许多人在博客、贴吧、论坛谈论这部小说。网络文化独特的传播方式使得小说及其作者一夜成名。小说成名网络成名则引起了出版机构的特别关注。出版机构随即利用富有成效的策划手段和名人效应,适时将小说出版发行,并且创下了150万册的销售佳绩,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畅销小说。而著名导演张艺谋把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创作了一部非常具有张艺谋艺术风格的文艺电影,并且也创造了8000万的票房成绩。纵观其艺术形式的转换过程,《山楂树之恋》从网络小说到畅销小说再到艺术电影的发展创作过程就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案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许多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对小说《山楂树之恋》和“山楂树现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高度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山楂树之恋》的成功都是整个时代各种文化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山楂树现象”催生了一条围绕当代小说衍生出来的文化生产链,这是一个文学艺术和商业策略紧密结合的产业化典范。由此观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现实语境下,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人文知识分子而言,如何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艺术作品,作品如何做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并举,应该是我们大家必须关注和考虑的现实命题。
当代小说;《山楂树之恋》;接受美学;大众文化;文学产业化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薛永武
2012
中文
I207.4;I0-05
66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