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212487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古小华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自1996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实现了以信贷规模和央行贷款为主的直接调控转向以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为主的间接调控,逐步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名义利率等政策工具在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中的作用,基本形成了稳定货币存量为最终目标、监控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操作目标)的间接调控体系。随着我国对外依存度的提高,金融整合程度的加深,以及汇率体制的改革,国际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此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国内学者对我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围绕实际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和资产价格因素进行研究,而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则较少,且系统性研究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与短期动态调整过程尤为鲜见。因此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分别对传统货币需求模型、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模型以及引入制度因素的货币需求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运用E-G协整检验研究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估计我国货币需求模型,研究各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大小,并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研究我国货币需求的短期动态调整过程。然后,分阶段研究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实际货币需求与收入、国内外利率、实际有效汇率、物价水平与货币化率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表现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实际有效汇率、物价水平与货币化率均对货币需求具有较大影响。根据货币需求的短期动态调整模型,当实际货币需求在短期偏离长期的均衡状态时,均能通过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项将这种非均衡调整到均衡状态。根据不同阶段货币需求与各因素的协整关系,发现在汇改前,M1作为货币盯住目标更合适,而在汇改后,M2与经济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文章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利率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完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货币需求;开放经济;国际因素;物价水平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金融学

魏晓琴

2012

中文

F821.0

80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