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棘海盘车摄食行为和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本文以多棘海盘车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太平洋牡蛎、紫贻贝等3种贝类的摄食规格和种类的选择性,查明了多棘海盘车对不同浓度和种类氨基酸及贝类组织匀浆液的行为反应和呼吸代谢响应,初步探讨了多棘海盘车的繁殖特点及其性腺发育规律等繁殖生物学习性,丰富了多棘海盘车行为生态学研究、种群繁殖研究内容,并为人工鱼礁区敌害防除等提供参考资料。主要结果如下: 1.实验室内研究了多棘海盘车(73.51±3.12 g,腕长7.82±0.20 cm)对4个体长组的太平洋牡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的摄食规格选择性。结果显示,多棘海盘车对较小体长组(29~32 mm)的菲律宾蛤仔的选择指数、捕食速率、日平均摄食率均最高,分别为29.25%、0.27 ind/d、0.36%,均高于其他各体长组,但各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对最小体长组(21~26mm)的太平洋牡蛎的选择指数、捕食速率、日平均摄食率均最高,分别为47.81%、0.87 ind/d、1.17%,均显著高于其他各体长组,且各指标随饵料生物体长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紫贻贝的选择规律与太平洋牡蛎类似,对最小体长组(21~26 mm)的选择指数、捕食速率、日平均摄食率最高,分别为44.69%、0.59 ind/d、0.78%。 2.实验室内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对太平洋牡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3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摄食过程中用于搜寻和处理饵料生物的时间分配以及摄食机制等。试验选用规格基本一致的太平洋牡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3种饵料生物,并设三者的个数比为5:5:5、5:10:10、20:5:5、5:20:20四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选择指数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太平洋牡蛎和紫贻贝(P<O.05),而各处理组对太平洋牡蛎的选择性均最低。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捕食速率和日平均摄食率显著高于太平洋牡蛎和紫贻贝。研究发现,在各处理组中多棘海盘车用于搜寻饵料生物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但随饵料密度的增加,用于处理饵料的时间逐渐减少。 3.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对3种贝类(太平洋牡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不同浓度组织匀浆液及5种单一L型氨基酸(甘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等化学刺激物的行为反应及呼吸代谢响应。结果显示,3种贝类组织匀浆液和5种氨基酸(10-10~10-4 mol/L浓度范围内,酪氨酸除外)均引起多棘海盘车的正趋向反应,且多棘海盘车产生反应的数量比例随刺激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反应类型也由简单逐渐趋于复杂。同种氨基酸在低浓度下引起多棘海盘车正趋向反应,但超过一定浓度(10-3~10-2mol/L)后会引起负趋向反应(实验浓度范围内谷氨酸未出现)。不同种类刺激物对多棘海盘车摄食行为反应的影响不同,谷氨酸、甘氨酸以及菲律宾蛤仔组织匀浆液对多棘海盘车诱引效果最好。多棘海盘车的耗氧率随刺激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贝类组织匀浆液中多棘海盘车的耗氧率均高于对照组;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各处理组,只有在较高浓度下才显著高于对照组,酪氨酸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4.以采自青岛浮山湾多棘海盘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棘海盘车性腺的解剖学特征。雌雄异体。卵巢包括5对,每腕一对。分枝成葡萄丛状,分别位于间步带区腕的基部两侧。无交配器官,也无其他附属腺体。每个卵巢各有生殖管并以小孔开口于反口面的两腕之间。生殖腺与围血系统的生殖围血窦、反口面环血窦以及反口面神经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卵巢的体积随季节变化很大,在非生殖季节一般细小,分枝少,且精、卵巢外观相同,尚不易分辨雌雄。而在生殖季节,卵巢为橙红色,呈葡萄状,膨大、充满体腔,并一直深达腕末端,轻轻挤压卵巢会有淡黄色浆体渗出。精巢的解剖形态结构及组成与卵巢类似,无明显区别,非生殖季节精巢细小,分枝少,很难依据颜色与形态辨别出雌雄。成熟精巢呈淡黄或乳白色,因充满精液而膨大,轻轻挤压会有乳白色浆体渗出。 5.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逐月采集多棘海盘车,采用性成熟系数法和组织学切片法对多棘海盘车卵巢和精巢繁殖季节及雌性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雌雄性别比例为1:1,均在水温开始下降、日照较短时(8-9月)开始发育,冬末或早春开始繁殖,繁殖期集中在10月至次年1月。海水温度及日照长短是影响性腺发育的因素之一。根据性腺的组织学特点,将卵巢和精巢发育分为6期,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性腺含有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精母细胞。整体来看,性腺生长期间消化腺为其提供能量,性成熟系数和消化腺指数之间呈相反的关系。
多棘海盘车;摄食行为;摄食选择;化学感觉;繁殖生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资源
张秀梅
2012
中文
S917.4
96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