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群体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
梭鱼(Liza haematocheilus)属于鲻形目(Mugiliformes)、鲻科(Mugilidae)、梭鱼属(Liza),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沿海,是温热带浅海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Mugilidae本文采用传统形态度量法与框架法两种方法,对采自营口、东营、青岛、温州和广州近海的5个梭鱼群体、164个个体进行了7个可数性状和33个可量性状的测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群体间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各个群体的分节特征值存在较大程度的交叉,群体间无明显差异,难以作为梭鱼群体划分的依据。对可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9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9.6%,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绘制的散点图显示,各群体之间有较大程度的重叠:采用对判别贡献较大的8个变量,分别构建了5个梭鱼群体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准确率达83.5%;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各群体在大多数变量中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梭鱼各个群体间的形态特征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分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划分为两大组,但聚类的结果与地理分布不一致,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梭鱼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于受地理距离的影响所造成的。 基于Shape Index分析法和傅里叶分析法,对5个群体、161尾梭鱼的耳石形态进行了比较和多元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与形态学分析相一致,即各群体间在耳石形态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这可能是由于各群体所处的海域范围内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程度差异,进而对梭鱼耳石的形态产生了影响。 为检测更新世冰期气候变迁对西北太平洋海洋生物进化历史的影响以及海洋生物的扩散能力,我们对梭鱼的系统地理格局进行了研究,扩增并分析了6个地理群体的梭鱼控制区片段序列和Cyt b全序列。在控制区片段分析中,共检测112个个体,得到56个单倍型,分为三个单倍型类群,这三个单倍型类群间的分化时间约发生于晚更新世。更新世冰期时海平面下降,使西北太平洋边缘海之间产生隔离,可能是三个单倍型之间发生分化的原因。群体间分化指数FST值显示梭鱼群体内存在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梭鱼所有群体都表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态度和偏低的核苷酸多样度,提示各群体可能经历过瓶颈效应或奠基者效应,从一个小的群体尺度发生了急剧的群体扩张。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梭鱼在晚更新世时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在Cyt b全序列分析中,得到了与控制区片段分析相类似的实验结果。对比函馆和青岛两地在不同年份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函馆2005年采样群体和2007年采样群体之间并无显著的遗传差异,而青岛2005年采样群体和2009年采样群体之间有着微弱但是显著的遗传差异。 本研究还扩增了梭鱼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1085 bp),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分析了梭鱼的控制区结构,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终止相关的序列TAS以及保守序列(CSB-F、CSB-D、CSB-E、CSB-1、CSB-2、CSB-3)。 目前,国内外对梭鱼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采用传统形态学和耳石形态学多变量分析以及多种分子标记对梭鱼群体的形态学特征、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梭鱼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系统地理格局,为梭鱼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梭鱼;形态学;分子系统地理学;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资源
高天翔
2012
中文
S917.4
79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