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的研究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我国北方沿海主要养殖品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人工养殖大菱鲆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方法,对IGF信号系统相关基因IGF-2,IGFBP-1,IGFBP-2在大菱鲆胚胎及仔稚鱼时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1.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因克隆与表达 本实验克隆得到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因cDNA全长为1179bp,其中35bp-775bp为编码区,共编码24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括3个区域,分别为保守的N端和C端以及高度分散的L区域,并且在N端和C端存在18个半胱氨酸残基。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GFBP-1基因在肝脏、脾、心脏、胃、肾脏、肠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肝脏和脾中的表达量最为丰富。 通过RP-PCR方法检测IGFBP-1基因在大菱鲆胚胎及仔稚鱼时期的表达情况,从未受精卵开始表达,在原肠期达到最低,在之后的发育期里显著升高,并在稚鱼期达到最高值。结果表明,IGFBP-1基因在大菱鲆的早期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2.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采用RACE克隆方法得到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基因cDNA全长1057bp,其中43bp-852bp为编码区,共编码270个氨基酸,同IGFBP-1基因类似,氨基酸序列包含3个区域,分别为保守的N端和C端以及高度分散的L区域,在N端和C端存在18个半胱氨酸残基。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GFBP-2基因在大菱鲆成鱼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在脑、心、肝、肾、肠中表达量较丰富,皮、脾次之,鳃和卵巢较少,胃中有微弱表达,肌肉中检测不到表达。 使用RT-PCR的方法检测IGFBP-2基因在大菱鲆胚胎及仔稚鱼发育期的表达,可以发现,在未受精卵和原肠期中没有表达,从胚体期开始检测到表达,并在后面的几个时期逐渐上升,13日龄仔鱼达到最高,稚鱼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表现出与IGFBP-1基因不同的生理作用。 3.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的克隆及两种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2)基因的表达 采用同样的方法克隆得到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cDNA全长共880bp,其中166bp-823bp为编码区,共编码219个氨基酸。整个氨基酸序列包括信号肽区,高度保守的B,C,A,D区域,以及E区域,其中在B区域和A区域中包含6个半胱氨酸残基。 采用RP-PCR方法检测IGF-1和IGF-2基因组织表达,发现这两种基因均有较广泛的表达模式,其中IGF-1基因除了在肠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其他组织均检测到表达,肝脏中的表达量最丰富;IGF-2基因在所有组织中均检测到表达,肌肉中的表达量较低。在胚胎仔稚鱼发育期内,IGF-1基因除了在未受精卵内表现出一个较高的水平,从原肠期开始,表达水平逐渐上升;IGF-2基因在原肠期表现出一个较高的表达量,其他各期均有表达,差异不显著。
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基因克隆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水产养殖
温海深
2012
中文
S917.4
73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