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与粒径谱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于2011年5月(春季)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浮游生物调查,以浅水Ⅰ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分别采集浮游动物样品,对两种网型采集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进行了探讨和比较研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比较了该水域两种网型采集的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建立Sheldon生物量粒径谱,对两种网型采集的浮游动物粒径组成和分布以及营养级随粒径大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建立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表征该水域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和群落生产力等生态学参数,比较调查水域各组群所建立的粒径谱的差别。
本次调查共记录各种类浮游动物40种(包括未定种),浮游幼虫16类,合计种类数56个(详见种名录)。浮游动物成体分别隶属于纤毛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毛颚动物门等5个门。列举如下:砂壳纤毛虫1种,水螅水母9种,栉水母1种,介形类1种,桡足类15种,等足类1种,糠虾6种,十足类1种,涟虫类2种,端足类2种,毛颚类1种。
调查水域中以浅水Ⅰ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的丰度介于202.8~21322.5 ind·m-3之间,平均值为1814.7 ind·m-3,总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降低的趋势;浅水Ⅱ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的丰度介于19146.1~265057.5 ind·m-3之间,平均值为100971.2ind·m-3,基本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浅水Ⅱ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丰度在整体上较浅水Ⅰ型网采集的高,造成差异的丰度主要集中在ESD2-4~2-1mm之间。处于此区间的主要为拟铃虫、桡足类无节幼虫以及拟长腹剑水蚤等中小型浮游动物。浅水Ⅰ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中优势种类有6个:克氏纺锤水蚤、双毛纺锤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强壮箭虫、中华哲水蚤和短尾类溞状幼虫。浅水Ⅱ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中优势种类有4个:双毛纺锤水蚤、拟铃虫、桡足类无节幼虫和拟长腹剑水蚤。
调查水域中以浅水Ⅰ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种类数平均值为16,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1.60,丰富度平均值为1.65,均匀度平均值为0.58;种类数和丰富度m,在河口海区北侧呈现一个高值区;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均呈现由调查区域西北侧向东南侧递增的趋势。浅水Ⅱ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种类数平均值为22,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0.86,丰富度介于平均值为1.31,均匀度平均值为0.28;种类数和丰富度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河口海区北侧同样也呈现一个高值区,但也在河口海区南侧有一个显著的低值区;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则呈现中间高东西两侧低的分布格局。通过两种网型采集的浮游动物K-优势度曲线的比较,浅水Ⅰ型网网采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较浅水Ⅱ型网中浮游动物要高。浅水Ⅱ型网中种类间数量差异较大,而浅水Ⅰ型网中种类间的数量差异相对就较小。浅水Ⅱ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较浅水Ⅰ型网采集的在粒径大小和组成方面有较大变化。
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两种网型采集的浮游动物群落划分呈现相同的结果。春季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可划分为3个组群:组群Ⅰ位于河口以及河口两侧近岸水域,属于近岸低盐类群;组群Ⅱ位于河口外混合水域,包括近岸低盐和渤海广温广盐类群;组群Ⅲ较为特殊,只有一个站位,位置属于黄河口南部的浅滩区域,其水文水质状况的主要控制因子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水交换和黄河淡水输入物质的多年积累。
sheldon型生物量粒径谱中,随粒级增加,功能群食性呈现“植食性--杂食性--肉食性”的转变,营养级出现相应的上升。从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的斜率上看,该水域浮游动物群落谱线较为陡峭,说明群落中相对较小的浮游动物占据优势地位,群落中向较大浮游动物传递能量的效率偏低。从截距上看,该水域浮游动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从回归系数上看,该水域浮游动物粒径谱的线性测度较高,表明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近似相等,系统较为稳定。比较不同的组群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的各特征参数:斜率上,组群Ⅱ>组群Ⅲ>组群Ⅰ,即混合水域要大于近岸水域。截距上,组群Ⅰ>组群Ⅱ>组群Ⅲ,即近岸水域大于混合水域。
黄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粒径谱;物种多样性;优势种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科学
刘兴兴
2012
中文
Q178.53;Q145.23
81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