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对黄型赤潮藻的毒性效应
近年来,纳米科技飞速发展,在纺织、药物载体、电子、化妆品以及环保事业等方面应用广泛。纳米材料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有其独特性,例如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可能会给生物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纳米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等过程中,能够进入到大气、沉积物以及海洋中。但随之而来的是其安全问题,纳米颗粒对生物及其环境,甚至是人类是否存在负效应。本文系统研究了纳米TiO2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短裸甲藻(Gymnodinium breve)的毒性效应,包括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叶绿素)、对自由基含量(OH·、H2O2、O2-)影响、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细胞膜透性(丙二醛)的影响,而且进一步研究纳米TiO2对赤潮藻的毒性机制,确定了纳米TiO2对短裸甲藻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live oxide speices,ROS)的主要作用位点。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析纳米TiO2的粒径均小于40nm,且能进入到藻细胞内,纳米TiO2对短裸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均有毒性效应,短裸甲藻72h的半数致死浓度(EC50)为9.7 mg·L-1,中肋骨条藻72h的半数致死浓度(EC50)为7.37mg·L-1。且纳米TiO2会降低短裸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的叶绿素含量。
随着纳米TiO2浓度的升高,短裸甲藻MDA的含量下降,SOD的活性下降,而CAT的活性升高,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自由基的含量显著性升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中肋骨条藻MDA的含量显著性下降,SOD的活性显著性升高,而CAT的活性显著性下降,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自由基的含量显著性升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在纳米悬浮液中并没有检测到Ti4+,实验证明不是因为遮蔽效应而影响了藻细胞生长,在悬浮液中也并没有检测到ROS,说明纳米颗粒在细胞外并不能产生ROS。我们通过加入电子抑制剂(敌草隆、鱼藤酮、双香豆素)的方式研究了纳米TiO2产生ROS的位点。结果表明,纳米TiO2对短裸甲藻产生藻细胞的主要位点之一是叶绿体,通过研究纳米TiO2对离体叶绿体的影响,同时证明了叶绿体的确能够产生ROS。
纳米二氧化钛;赤潮藻;电子传递链;氧化胁迫;毒性效应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科学
李锋民
2012
中文
TB383;X503.23
72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