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牙鲆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褐牙鲆室内养殖的迅速发展,各种严重的病害随之发生,尤其是病毒性病害。它们给牙鲆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干扰素系统在机体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丰富牙鲆干扰素(IFN)系统知识,它将对防治这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的病毒性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扰素调节因素5(IRF.5)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关键的转录的介导者,它能够调节Ⅰ型IFN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同源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从褐牙鲆脾组织中克隆出IRF-5的全长cDNA分子和基因组DNA。褐牙鲆IRF-5 cDNA长1869bp,编码472个氨基酸;基因组DNA长3655bp,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IR-5有61.1-81.9%的一致性,且拥有DNA结合域(DBD)、中间域(MR)、IRF关联域(IAD)、病毒激活域(VAD)和两个核定位信号(NLSs)等保守功能域,它们都存在于已知的IRF-5中。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褐牙鲆IRF-5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硬骨鱼IRF5亚群。褐牙鲆IRF-5mRNA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组成型表达,在鳃和头肾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脑、肝和皮肤中表达水平较低。
IRF-5基因的表达情况在褐牙鲆中进行为期7天的分析检测,我们选取了鳃、头肾、脾和肌肉组织进行实验。首先对褐牙鲆分别进行淋巴囊肿病毒(LCDV)和多聚寡核苷酸(Poly I:C)腹腔注射,然后检测IRF-5基因7天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数据显示,褐牙鲆IRF-5基因的表达受LCDV轻微的上调表达,但是诱导时间明显提前了;与此相比,经Poly I:C处理的诱导在不早于2天的时候才开始,而且在所有的四个检测组织中的表达更强、更持续,峰值出现得也较晚。IRF-5基因在Poly I:C处理后晚而持久的上调表达暗示了IRF-5基因可能是一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其上调表达是由Poly I:C诱导的I型IFNs带动的。
本项研究为深入了解褐牙鲆的干扰素信号系统和开展褐牙鲆病毒病害的免疫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干扰素调节因子5;褐牙鲆;病毒病害;基因表达;免疫防控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生物工程
胡国斌
2012
中文
S917.4;Q786
64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