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58923

清代地方志中的鲸鱼资源研究

沙大禹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鲸,作为“海鱼之最大”,由于其体积巨大,种类繁多,加之古人对其认识的不足,就产生了很多形象的别称,例如:鱼畺、鲲、海鰌、鲸鲵、鱼昔等。不同地域的人们对鲸鱼的称呼也有很大差别,在南方沿海地区,“鲸鱼”被称作“海鰌”。由于“鰌”同“酋”谐音,故有海中酋长之意。即使在同一地域,对鲸鱼的称呼也会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发生变化,“鱼昔”在清道光以前的地方志指的是“鲸鱼”,而在清道光以后的地方志中指的却是“鲨鱼”。由此也可以看出清代的人们已经能较为准确的区分鲸鱼和鲨鱼了,不再用“大鱼”一以概之。但是从清代的地方志记载来看,除了把鲸鱼归为鱼类外,其中记载的“鲸鱼”多为须鲸,并不包括今天鲸目里的淡水豚科、尖嘴海豚科、鼠海豚科、海豚科。我们今天常见的海豚、江豚虽属鲸类,但在清代是单独归类的。   清代时,鲸鱼在我国的四大海域都有记载,涉及的种类繁多。清朝初年,由于气候变化,黄渤海区域青鱼(黄海鲱)旺发,导致了鲸鱼数量的增多。从它以青鱼等小型鱼类为其食物推断,清代黄渤海的鲸鱼应以须鲸居多。在东海,鲸鱼出没的地方相对固定,以定海(今舟山群岛)、象山、淡水厅记载较多。南海区域是清代我国鲸鱼数量最多的地方,并且发挥了鲸鱼的经济价值,形成了捕鲸业。清代南海地区的捕鲸业就发展起来了,广东、广西、海南岛的地方志对其都有记载。这在黄渤海以及东海地区是不曾见到的。清代关于海豚、江豚也有明确记载,东海的台湾岛,南海的海南岛是我国海豚出没最多的地区,而江豚在河流的入海口居多。   鲸鱼与清代海洋渔业的相互关系,是研究清代鲸鱼资源状况的重要一环,而鲸鱼的洄游就是研究鲸鱼与清代海洋渔业相互关系的第一步。洄游是鱼类迁徙的一种周期性运动,伴随着鱼类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鲸鱼虽不属于鱼类,但也不会例外。通过分析地方志的记载,可以总结出两条清代鲸鱼的洄游路线:①每年冬季过后,从鄂霍次克海南下,经过对马海峡,一般在2-3月份来到我国莱州湾海域;②8-9月份从北太平洋南下进入黄海南部,10-11月份渐入浙江沿海,11-12月份集中至台湾海峡。鲸鱼作为海洋生物链中的一环,海洋生物的变化会对其产生影响,鲸鱼也会不时地影响渔业生产,如攻击渔民、毁坏渔具、妨碍渔民作业、争食渔网内的捕获物、驱散鱼群等,造成捕捞量降低,给以海为田的广大渔民造成了损失。在这种相互影响中,鲸鱼逐渐成为了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黄渤海地区的渔民把鲸奉为“赶鱼郎”、“过龙兵”;舟山群岛奉为“乌耕将军”。   影响鲸鱼数量的自然因素有很多,例如气候的变化、水温、海水盐度的变化(由洋流引起)、风、光照、洋流、海底地貌、物种间的竞争、入海河流的变化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清代时期影响鲸鱼在我国沿海地区分布的主要有气候和洋流的影响。在清代,社会环境对鲸鱼数量的影响,按照时间排序:①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宣布解除海禁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对我国海域的影响;②两次鸦片战争对我国海域的破坏。虽然清代在我国南海海域已有捕鲸活动,但那只局限于捕杀进入港湾的鲸,与整个世界捕鲸业比起来,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清代渔业;鲸鱼资源;渔业生态;鲸鱼捕捞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历史地理学

杨秀英

2012

中文

S931.1;S9-09

51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