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58920

清代以来黄渤海蓝点马鲛资源分布及渔获量变化研究

车媛媛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蓝点马鲛(下文称鲅鱼)俗称鲅鱼、燕鱼、板鲅、马鲛、社交鱼、青箭等,为食用性鱼类,性凶猛贪食,游泳敏捷,体多蓝黑色,有暗色条纹或斑点,海产。是黄渤海的重要经济鱼类,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体中上层,因此对于水域环境的变化敏感度较高。其鱼群位置的变动、渔获量的多少,都与黄渤海水域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渔场中心位置的变动,往往受暖流、沿岸流与大河水流影响。目前鲅鱼广泛的分布在中国的东海、黄海和渤海。历史上在1855年黄河改道之前,其资源分布在渤海的数量并不多,自1855年黄河改道之后,其分布明显发生了变化,中心渔场开始由黄海北部向西移动,进入渤海,并扩展到渤海北部。渔业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动,实际上是渔获量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渔获量的多少,虽然与海中鱼类实际存在的数目有关,但是很大程度上人们所记录的数字和渔业发展以及捕捞技术有最直接的关联。建国之前,《地方志》的记载中,因较少记载鱼类捕捞的数量,所以不易考察其数量的变化,建国以后的新方志中有很多记载捕捞数量的资料,可以此为据进行考察以观其变化。虽然就黄渤海的海洋环境来说,水温、水质、深度、海流等条件均适合渔场的形成,而且浮游生物、饵料丰富的河口地带,以及寒暖流交汇地带也十分适合鱼类生殖繁衍。然而即便是有丰富的资源,也因为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使得渔业发展一直处于近海范围内的小规模捕捞。大好的宝藏弃之于海洋,不免引起外人的垂涎。   清末以来,由于日本的侵渔,科技的进步,环境的污染等诸多因素,使黄渤海的渔业生产在曲折中前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渔业生产的原动力,可使渔获量大大增加,渔业经济也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渔具和捕捞方法的创新都大大促进了渔业产量的增长。渔业生产工具经历漫长的演变,才有了今天现代化的捕捞方式。建国以来尤其是60至70年代,鲅鱼作为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捕捞经济鱼类,产量一直很稳定,但是70年代末其种群资源数量发生了很大的波动,从渔获量的数字来看,某些区域已然形不成渔汛,甚至是出现了绝迹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过渡捕捞的原因造成的。同时由于不断增加的海岸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污染、饵料生物短缺等原因,黄渤海鲅鱼种质资源一直处于严重威胁中。而在渔民社会中,在鲅鱼文化的聚集地,此种资源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和饮食上,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民间流传着与鲅鱼有关的丰富多彩的传说。鲅鱼公主的故事,使其成了美丽、勇敢、智慧、勤劳的化身;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儿女给长辈送鲅鱼的习俗,更是代表着儿女对父母的孝心。每逢鲅鱼上市季节,青岛的年轻人就会拎着新鲜的鲅鱼回家孝敬老人,这种现象逐渐成为青岛当地一种独特的民俗风情,并有着积极的海洋文化内涵。

渔业资源;蓝点马鲛;生物种群;渔业经济史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历史地理学

杨秀英

2012

中文

S931.1;S9-09

55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