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
“三农”问题是中国转型期发展的“瓶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其供给的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市化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中国已迈进“十二五”新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这一领域,还有艰巨的工作要做:一方面要弥补历史欠账,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中长期发展机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最大化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就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本文依据西方学者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农村发展实际,在阐述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历史变迁过程,分析当前供给困境的基础上,论证了多元供给模式的本土化应用。首先介绍了多元供给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多元的供给主体、多元筹资渠道以及多元决策模式,并结合国家的惠农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各个供给主体的具体供给范围,各个筹资渠道的资金来源,及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决策模式进行了细化分析。其次,对当前如何中国构建多元供给模式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供给主体方面,提出明细各个供给主体责任范围,明确划分央地方事权,划分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的职责范围,以确保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在资金筹集方面,在分析当前国家财政收入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一要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的支农力度,二要破除地方土地财政,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增强地方财力,三要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事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公共事业领域,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筹集范围,并且结合当前水利形势,对国家对农民的补贴提出了“一卡通”直补的创新模式;在决策模式选择上,借鉴以往学者的经验,建议推进基层民主制度改革,构建农民民主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从干部素养、权利制约、政绩考核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研究。
总之,本文试图建构一个主体、筹资和决策相结合的逻辑框架,形成一个主体有效承担供给责任,资金有效利用,决策有效实施的供给局面,来阐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农民需求;筹资渠道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刘莲
2011
中文
F323.89
57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