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用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公务用车在给公务人员执行公务带来方便的同时,导致了公车资源的浪费、公车私用、公务人员腐败行为加剧等多方面的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制度性资源的消耗,损害了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政府公务用车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因此,如何改革和完善政府公车制度已经成为我们所必须直面的问题。同时公务用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引起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强烈不满,而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很不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不相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虽陆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却是走走停停,不但未获得预期效果,反而陷入尴尬的境地。近些年来一些地区进行了多种尝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既得利益者的阻碍、利益重新分配的不合理等原因,公车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通过对杭州、昆明、泰安地区所代表的主要车改模式:货币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形成我国公务用车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共预算体制的不完善、货币化改革中存在补贴标准不科学、体制的不配套加大了改革难度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总结国外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公务用车改革的教训,可以清除的看到:取消公务用车,实行公车的货币化、市场化改革起到了比较显著的功效,包含着一种新的经济理念和执政理念,是我国公车改革的方向。由于公车的货币化改革中也存在很多的争议和反思,因此我们要探求公车改革的多种可行方式,尤其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把市场化作为公车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论文拟在分析国内公车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公车管理的经验,结合国情,在保证公务用车的前提下节省财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公车预算约束机制、公车货币化改革中补贴标准要科学、加快公车改革的相关配套体制改革、强化对公车消费的全面监督制衡、完善公务用车法律政策、把货币化、市场化作为公车改革的重要方向。
公务用车;集中管理模式;预算约束;监督制衡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行政管理
王树文
2011
中文
D630
61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