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纽约时报》对中印骚乱报道的评价分析
为了探究不同新闻报道语篇的写作特点以便更好地解读有影响力的媒体传播信息和思想价值观念的方式,本论文选取有关中国和印度社会骚乱的报道作为研究题材,考察搜集《纽约时报》在相关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发生之日起13个月内发表的有关报道,借鉴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评价理论体系,利用UAM CorpusTool建立起一个小型语料库,把对语料进行分析、标注的质化研究与专业统计分析工具对语料库所作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获得可靠的研究成果。
评价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基于不满于对语言客体本身研究的不完备,从功能认知角度出发引入语言材料体现的使用者主观评价思想,赋予客体语言物料以主体区分评价功能,弥补了以往语言研究描述中主体视角没有着落的困境。
尽管该理论仍在完善中,但是当前基于英语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本文选择了评价理论,按照其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层级(Graduation)体系对选择的语料进行分析标注,通过实验性研究考察这一理论体系的奥妙和可改进之处,同时增加对新闻语篇写作特点的了解。语料首先按照其内容国别进行语篇整体标注,区分为两类:中国新闻(newsinchina)和印度新闻(newsinindia),然后按照怀特评价体系对各篇语料进行逐词逐句的分析标注;最后对完成标注的语料运用统计分析工具软件输出统计数据。
所有的标注和结果输出都在UAM CorpusTool软件的帮助下完成,其所具有的统计工具软件可以为比较分析提供T检验和卡方检验数据结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社会骚乱这种复杂激烈的社会现象所做的报道,所有作者也都采用了复杂的评价方法。对于态度的分析显示,关于2009年7月初乌鲁木齐骚乱和同年5月末印度庞泽普骚乱的相关报道在鉴别(Appreciation)指标、态度清晰度(Explicitness)综合指标和态度倾向性(Attitude-Polarity)综合指标上都具有明显差异,结合态度指向分析可以判断对乌鲁木齐骚乱的报道中传递了明显的对当局和新华社的隔膜与消极评价;其它各项态度指标具有相似性。较少比例的情感(Affect)特征与媒体报道的客观性要求一致,较大比例的判定(Judgement)特征指标可能与报道内容有关,因为这两起骚乱事件都有种族和宗教信仰冲突特征,多种观点和社会群体的冲突自然激发多种评价。介入资源的相似性可能也是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要求所决定的,对骚乱冲突事件的报道表现出包容的特征和话语权力的分享。可能源于事件的激烈特征,层级下的强度(Force)指标占词汇明显标识的绝大部分,但是只有幅度(Extent)指标在两个事件报道中具有差异。
尽管囿于语料库的规模,但所取语料比较典型,且对于语料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对于差异性统计判断的取舍均基于小样本取样要求,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批评话语分析;评价体系;系统功能语法;社会骚乱冲突事件;新闻报道语篇;写作特点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邓红风
2010
中文
H315;H314
79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