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isolated from sea cucumber,SC-FUC)属于岩藻聚糖硫酸酯类化合物,是海参体壁中重要的活性多糖,但目前对其研究极少。海地瓜(A.Molpadioides)属于低值海参,在我国东南沿海产量很高,但迄今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本实验对从海地瓜中提取的SC-FUC的解酒护肝功效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采用一次性灌胃过量白酒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对SC-FUC解酒护肝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SC-FUC能够有效推迟小鼠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显著提高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dehydrogenase,ALDH)活力,提示SC-FUC能显著促进乙醇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提高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清除速率,避免其积累,减弱对肝脏的损害,具有显著的防醉、解酒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同时又能够显著降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提高肝脏抗氧化酶的活力,提示促进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自由基的消耗,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SC-FUC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长期灌胃过量白酒建立的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对SC-FUC在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SC-FUC能显著降低长期灌酒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提高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活力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降低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提示SC-FUC能全面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防治酒精性肝损伤。
酒精性肝病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脂变是酒精性肝病的初期表现。本实验通过测定小鼠血清TC、TG和肝脏TC、TG含量,以及肝脏ADH和ALDH活力,就SC-FUC对长期饮酒小鼠脂质代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C-FUC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脂质和肝脏脂质含量,提高肝脏ADH和ALDH活力。提示,SC-FUC可通过避免脂质积累和促进乙醇代谢两方面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肝脏脂质的降低可能与SC-FUC能够改善细胞的内环境,恢复三羧酸循环,促进糖异生,减少脂肪酸的合成并促进其向胞外运输等方面有关。
采用RT-PCR的方法研究了SC-FUC对长期饮酒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SC-FUC解酒护肝的机理,以期进一步挖掘SC-FUC的药用价值,为其合理开发和在防治酒精性肝病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SC-FUC能够显著抑制由乙醇诱导的CYP2el和CYP3a mRNA表达量的升高,提示SC-FUC可通过降低肝脏CYP2el和CYP3a mRNA表达量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其表达量的降低可能与SC-FUC能够提高ADH和ALDH活性,促进了乙醇在胞质的代谢,从而减少了通过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icrosomal ethanol oxidizing system,MEOS)代谢的乙醇量有关。
本论文首次系统的对SC-FUC解酒护肝作用进行了研究,初步阐明了SC-FUC对急性和慢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为SC-FUC的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病;抗氧化作用;细胞色素P450;动物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食品加工与安全
王静凤
2011
中文
R282.77;R285.5
65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